第671章(2/2)
连云港老街充满了历史的韵味,斑驳的墙壁见证了岁月的沧桑。
街道两旁是古旧的建筑,青石板路在阳光的照耀下泛着淡淡的光泽。
王建业亲自带着大家漫步在老街上,一边走一边介绍:“大家看,这条老街承载着连云港多年的历史和文化。
连云港的文化就像这大海一样,包容而深厚。
咱们本地的员工在这里长大,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有感情。
今天,咱们徐州的员工也来好好感受感受。”
徐州员工们好奇地东张西望,而连云港员工们则像一个个小导游,热情地给徐州同事们介绍着老街的故事。
“你们看,这座老房子以前是一家很有名的商号,当年生意可红火了。”
小李(之前辞职又被王建业劝说回来的那位)指着一座古旧的建筑,兴奋地对周围的老员工说。
老陈饶有兴致地问道:“那这里面以前都卖些什么啊”小李笑着回答:“听老一辈说,这里面卖的可全是各地的稀罕玩意儿,从绸缎到茶叶,各种各样的都有。”
在游览的过程中,大家有说有笑,气氛十分融洽。
不知不觉到了中午,王建业带着员工们来到一家当地特色的餐馆,品尝连云港的传统美食。
餐桌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海鲜菜肴,还有独具特色的豆制品。
“来,大家尝尝这道清蒸海鲈鱼,这可是连云港的招牌菜之一。”
王建业热情地招呼大家。
大家一边品尝着美食,一边交流着各自的感受。
“没想到连云港还有这么多好吃的,以前我还真没注意。”
徐州员工小王感慨地说。
“是啊,其实每个地方都有它独特的魅力。”
连云港员工小赵回应道。
这次参观让徐州员工们对连云港的文化和生活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让两地员工之间的距离拉近了不少。
回到店里后,员工之间的交流明显增多了。
徐州员工开始学习连云港员工的耐心和细心,连云港员工也在努力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
但王建业觉得这还不够,他决定带大家去徐州云龙山参观,让连云港的员工也感受一下徐州的文化底蕴。
又是一个周末,员工们踏上了前往徐州的旅程。
一路上,大家欢声笑语,车厢里充满了轻松愉快的氛围。
云龙山巍峨耸立,山上树木郁郁葱葱,石阶蜿蜒而上。
在登山的过程中,徐州员工们变成了导游,给连云港的同事们讲述着云龙山的传说和历史典故。
“传说这云龙山以前是一条巨龙,因触犯天条被压在这里,就变成了山。”
老陈绘声绘色地讲着,眼睛里闪烁着自豪的光芒。
小李好奇地问道:“那这山上有什么特殊的地方能证明这个传说吗”老陈笑着回答:“你看那边的石头,形状奇特吧据说那就是巨龙身上的鳞片变的。
还有山顶上的那座庙宇,也是因为这个传说才修建的。”
连云港员工们听得津津有味,连连称赞。
到达山顶后,站在高处俯瞰徐州城,壮丽的景色尽收眼底。
大家迎着微风,内心被这壮阔的美景所震撼。
“哇,徐州真美啊!以前只听你们说,今天亲眼看到,真的不一样。”
连云港员工小张感叹道。
“是啊,徐州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我们希望大家能更了解它。”
徐州员工老张回应道。
这次徐州之行,让连云港的员工对徐州有了全新的认识,对徐州同事也多了几分理解和亲近。
经过这一系列的努力,饭馆里的团队氛围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南北员工之间不再像以前那样充满矛盾,而是相互学习、相互帮助。
在一个忙碌的用餐高峰,徐州员工和连云港员工配合默契。
老陈在厨房大声喊道:“这边需要一份把子肉和一份海鲜豆腐锅,加急!”小李在大堂听到后,迅速回应:“收到!陈哥,包在我身上!”他很快将订单送到厨房,又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做好的菜端到顾客桌上。
顾客满意地说:“你们这服务又快又周到,太不错了!”看着顾客满意的笑容,王建业心里也充满了喜悦。
经过这段时间的努力,团队的矛盾得到了缓解,整体服务效率也大幅提升。
在一次全体员工大会上,王建业兴奋地说:“大家的努力我都看在眼里,这段时间咱们团队的变化非常大。
正是因为大家的团结和融合,我们的生意才能越来越好。
希望大家以后能继续保持,我们一起把这个店越做越大!”员工们齐声高呼:“好!”声音响彻整个饭馆,充满了力量和信心。
此后的日子里,团队的凝聚力越来越强。
员工们经常在工作之余一起交流、聚会,分享各自家乡的故事和美食。
不仅如此,受到团结氛围的感染,员工们在工作中更加积极主动地创新。
他们一起结合徐州和连云港的特色,推出了一系列新的菜品,如“徐州风味烤海鲜”,将徐州的烤味技法与连云港新鲜的海鲜相结合,一经推出便大受欢迎;“海鲜把子肉烩饭”,将两者的经典元素融合在一碗饭中,让顾客品尝到独特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