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大明权臣:从嘉靖朝科举开始 > 第360章 不给马儿吃草,还想马儿快些跑!

第360章 不给马儿吃草,还想马儿快些跑!(1/2)

目录

停顿片刻,见嘉靖并没有异议,王远这才继续说道:

“其三,精选生源。

如今入学无门槛,致使鱼龙混杂。微臣计划于国子监下设五所‘大学’,择址京师郊外。

国子监每年从五校中选拔两百学子,各校前四十名方可入选。

而五校每年招生四百。入学条件之一,便是需在学校周边置有房产。

如此一来,不仅能保证生源质量,还能带动周边经济发展,且房产作为入学条件,可形成稳定的收益来源,为国子监的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此外,五校可推行统一的教学标准和课程体系,提前为国子监培养合格的人才。”

嘉靖听后瞪大了眼睛。

还能这么玩?

他只想到了国子监附近的房屋能卖,但这样弄了五个大学,却一下子赚了五份钱。

而且还是在京师郊外这种地方,这地方的土地便宜,而且若是用皇庄的土地,甚至就是零成本了。

这一刻嘉靖的眼睛亮得出奇:“好好好,爱卿果然不负朕望,就依此计行事!若有难处,尽可奏来。

不过,此事需从长计议,切不可操之过急,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王远拜谢:“微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陛下重托!必在半年内初见成效,三年内让国子监焕然一新!

臣深知此事责任重大,定会谨慎行事,随时向陛下禀报进展。”

~~~~

山东,曹州。

三个月前那场文会,如巨石投入平静湖面,在士林掀起轩然大波。

曹州知州海瑞为给嘉靖寿辰献上诗篇,竟广邀各地名士。

耗费心力改造境内环境,开辟百亩花田,疏浚荷花池塘,还于山间修筑凉亭。

这番别出心裁的布置,让前来赴会的文人墨客耳目一新。毕竟以往游学,多是观览自然山水,这般人工营造的雅境,实乃罕见。

消息传开,天下文人或受邀请,或慕名而来。

即便嘉靖名声不佳,可这能与天下才俊一较高下、争排名的盛会,对文人的吸引力依旧极大。

泰州学派三君子也在受邀之列,凭借泰州学派的弟子众多,在文会上一时风头无两。

文会结束后,颜钧师徒暂留曹州。

一日,在城中一间小院内,何心隐猛地灌了口茶,愤愤不平道:“师父,真是没想到孔家竟这般肮脏,圣人的脸都被他们丢光了!”

颜钧笑着摇头,神色中带着几分感慨:

“是啊,为师从前也听过些许孔家的传言,只是未曾亲眼所见,实在难以相信圣人家族竟是这等德行。

罢了,不说这个了。

海知州倒是个难得的好官,处理孔家之事公正不阿。如今热闹也看完了,过些日子咱们便启程回去吧。”

何心隐面露不舍,眼巴巴地望着师父:“不多待些日子了吗?李大儒他们不也没走吗?不如同他们一道离开,路上也有个照应。”

颜钧闻言,微微挑眉:“他们学的是程朱理学,我们修习阳明心学。

咱们心学这边的辩经已然结束,他们的还未完成。你莫不是想去看他们辩经?”

何心隐嘿嘿一笑,挠了挠头:“反正我们也无事可做,好不容易汇聚了天下大儒,多听听其他学派的辩经,也能增长见识不是?”

颜钧思索片刻,点头应允:“也好!明日便一同去看看吧!”

恰在此时,院外突然传来敲锣打鼓之声。

何心隐轻咦一声,站起身来:“莫非是哪家今日成婚?弟子出去看看,若是附近邻居,咱们也该送上一份贺礼。”

颜钧摆摆手:“嗯,邻里之间,理应如此,快去快回。”

何心隐快步跑到院子外,只见一群人停在自家门口,周围围满了看热闹的百姓。

他心中疑惑,向旁人询问来意,得知是朝廷使者来宣旨,顿时面露吃惊之色。

他恭敬地对为首的小太监说道:“上使且先入门稍作歇息,容小民向自家师傅禀报一声,再来接旨。”

那小太监正是陈矩,他和蔼地点点头:“嗯,你快些去吧!”

何心隐拱手行礼后,转身快步跑回屋内,语气急促地说道:

“师父,外面来了朝廷使者,说是要给您宣旨!咱们快些出去吧!”

颜钧闻言,瞪大了眼睛,满脸疑惑。

自己一介普通百姓,怎会有皇帝的旨意?

但此刻也无暇多想,忙跟着徒弟来到院中。只见院中站着一个小太监,身后还跟着十数个卫兵。

“是颜钧颜大儒当面否?”陈矩高声问道。

颜钧连忙谦虚地摆手:“老夫的确叫颜钧,不过只是一介普通夫子,当不起‘大儒’之称。”嘴上虽这么说,却也应了下来。

陈矩拱手笑道:“颜大儒说笑了,您的文名,咱家在京师便已如雷贯耳!今日,咱家便是来给颜大儒传旨的。”

颜钧立刻拜倒在地:“草民颜钧听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承天命,临御万方,夙夜孜孜,以兴文教、育贤才为务。闻颜钧之名,如雷贯耳,学识渊博,德高望重,于儒学之道钻研精深,声名远播海内,实乃当世大儒也。

今国子监乃国家育才重地,朕欲推陈出新,改革旧制,以适应时势之需,培育更多栋梁之材。然改革之事,需贤才襄助,遍观天下,唯卿之学识、品德堪当重任。

特授卿从八品国子监助教之职,望卿能秉持所学,悉心教导诸生,助力国子监之变革,为朝廷培育贤才,弘扬圣道,以副朕之厚望。

钦此!”

陈矩念完圣旨,笑眯眯地看着颜钧:“颜助教,接旨吧!”

颜钧有些茫然地接过圣旨,心中满是疑惑,不明白自己一个地方大儒。

何德何能,可以入嘉靖的眼?

他忍不住问道:“这位公公,不知下官为何能入陛下之眼?”

“颜助教客气了,征辟颜助教入国子监,其实是王远王祭酒的意思。这儿有一封王祭酒给颜助教的信件,颜助教一看便知。”陈矩说着,递出一封信件。

颜钧也不推辞,当场拆开查看。看完后,心中了然。拱手谢道:“麻烦公公传旨了,眼看便要中午,公公不妨留下来吃顿便饭。”

陈矩摇了摇头:“不必麻烦了,咱家接下来,还要去给其他几人传旨呢!”

颜钧心中一动,问道:“公公,不知朝廷这次征辟了,多少大儒入国子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