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王用汲知道真相(2/2)
看见海瑞下达了命令,队官一声令下,众马簇拥着海瑞之马,向辕门外右侧街面,大路疾驰而去。
王用汲目光深忧,海瑞骑于马上之身影,恰似一座山岳,在众多兵骑中忽隐忽现。
马队驰去之方向,夕阳如血般赤红。
王用汲并没有着急离开,而是先回到驿站他的房间。
“嚓”的一声,王用汲的随从点燃桌上蜡烛。
王用汲一边坐下揭开墨盒,一边说道:“你即刻准备,连夜将信送至苏州,呈予谭纶谭大人手中。”
随从立马就急了,焦急的问道:“我走了,那谁随侍大人前往建德?”
王用汲摇了摇头,急切的说道:“我何须人伺候?快去。这封信万分重要,你切不可让旁人看见。”
随从点了点头连忙离去,王用汲摊开纸张,提起笔就准备疾书。
忽然外面响起了叩门之声。
王用汲立马就警觉了起来,紧张的问道:“何人?”
随从的声音,从门外传来:“老爷,布政司衙门来人了。”
王用汲立刻将正在书写的信,夹入案上一本书中,这才皱眉问道:“来者有何事?”
随从在门外继续回应:“说是老爷去任上的文书忘拿了,他们特意送来的。”
王用汲将书拿到床边,揭开了被子,小心的将书本放入其中。这才走到门边,打开房门。
来者不是他人,正是之前那个送茶的书办。这书办一进来,便脸上堆满了笑容。
王用汲并未请他入座,只淡淡的问道:“文书何在?”
书办的神色没有丝毫的变化,只是快速的从怀中,掏出了一叠文书递了过去。
王用汲接过文书,稍微翻看了两页就随口说道:“有劳了,文叔既然已经送了,就请回吧!”
不过王用汲说完之后,书办却仍立于原地未动。
王用汲眉头一皱,以为这书办是要讨要赏钱,毕竟他还是有过前科的。
虽然有些厌烦,但王用汲还是走到床前,从枕边包袱中取出一颗碎银,又转身向书办走去。
不过王用汲在转头的时候,书办却将门关上了。
王用汲再不掩饰厌恶之情,将碎银一丢,指着门外说道:“若无他事,贵差请回吧。”
这个书办看着丢过来的银子,立马伸手接住了,不过却是将这银子,又放在桌案上。
王用汲这下不解了,看了看这个书办问道:“你究竟欲何为?”
书办打量了一眼四周,而后立刻上前两步,王用汲下意识的开始后退。
书办苦笑一声,这才第一次开口轻声说道:“小人有几句要紧之话,大人务必牢记。”
王用汲不明所以,不过只是静静的看着他。
书办又凑近几分,压低了声音,神秘的说道:“淳安的那些倭寇,乃是臬司衙门放出来的!”
王用汲浑身一震,双目透露出了不可思议的神色,紧紧盯着书办。
书办咬了咬牙,继续说道:“还有,高府台乃是中了藩台大人、臬台大人与沈老板,这三个人的美人计!”
王用汲更为震撼,不由自主的低声问道:“你为何告知我这些?”
书办深望着王用汲,说起了另外的事情:“大人,小人我在布政司衙门,当差已有四年!”
王用汲仍然不解,依旧紧望着书办。
书办轻跺一脚,坦白的说道:“这布政司衙门,从前叫做总督府。”
听到这里王用汲若有所思,不等他继续询问,这书办就继续说道:“我是胡部堂的人!”
王用汲这才信了几分,深深点头。
书办见到王用汲点头,总算松了口气说道:“胡部堂与谭大人现今皆在苏州,这两条消息大人须速速派人报至苏州。”
言罢,这书办转身就打算离开,突然王用汲又问了一句:“按你这么说,你去寻找王钦差不是更好吗?”
听到这话,书办立刻停了下来,似是害怕王用汲怀疑,立马开始解释。
“大人,小人并非不想去寻找王钦差,只是王钦差那儿的监视太为严密,小人压根就进不去。
更何况王钦差是需要给陛下回信的,小人担心……”
听到这里王用汲总算打消了怀疑,点了点头说道:“好,此事我已知晓。”
书办看到这里,连忙转身开门,而后一转眼便消失了。
王用汲目送其消失于门外,略作思忖,立刻关门。重新走回床边从席下拿出那两张信纸,又走到桌前,将信纸伸向蜡烛火苗。
两张信纸很快燃尽,王用汲将纸灰扔于地上,又坐下,重新拿出信笺摆好,拿起笔,从头写起。
~~~~
与此同时,王远这边,也正在书写着奏报和书信。
奏报当然是送给朝廷的,也就是朝廷需要的正版。
至于书信,那要写的可就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