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王用汲知道真相(1/2)
何茂才“刷”的一声站了起来,心中按捺住激动之情,接过了禀文,匆匆翻阅完毕。
而后何茂才目光如刃,扫向立于堂下的海瑞与王用汲,冷声说道:“拖延不办,公然顶撞!如今可好,淳安刁民竟与倭寇勾结谋反!
海知县,你昨日放走之人齐大柱,现正引领淳安之民与倭寇串通,已被官兵当场擒获!”
王用汲听到这个消息,面色顿时一片苍白!
海瑞立于原处,也不慌张,只是静静的看着何茂才,静候其下文。
何茂才避开了海瑞目光,转视高翰文,沉声问道:“高府台,淳安、建德皆归你管辖,此事你且言如何处置?”
高翰文勉强提起最后一丝勇气,扶着案牍撑起了身子,脸色肃穆的说道:“淳安百姓通倭之事,应当即刻彻查。不过海知县前日方至浙江,此事断与他无干……”
“通倭之人乃他昨日所放,岂会无关!”何茂才猛的一掌拍在了桌上,看着高瀚文便冷声问道。
高翰文心下了然,知道海瑞这也是和他一样中计了。
不过高瀚文却无能为力,这也不是他现在能阻止的。想到这一点顿时感到眼前一黑,只觉小腹胀痛难忍,咬紧牙关,心中唯有一个念头:“不可倒下,万不可倒下……”
不过这种抵抗的念头,又如何比得了身体的自然反应?
强撑了一小会儿,高瀚文还是直直的倒了下去。
大殿内的众官员们,看到这一幕都是大惊。郑必昌霍然站起,立刻就上前查看。
海瑞与王用汲两人,目光中亦满是惊愕。
“来人!”郑必昌惊声喝道。
一阵杂乱脚步声起,一行七八个士兵跑了进来。
郑必昌看见这一幕,又是眉头紧锁怒喝:“谁让你们进来的?退下,退下!”
这些士兵又慌忙退了出去。
郑必昌对身旁书吏道:“快!叫人将高府台抬至后堂,还有立刻去请郎中过来!”
书吏听到这,连忙对堂外高呼:“来两个人!”
托茶书办与另一书办急忙奔入。
书吏招呼二书办,绕过高翰文的桌案。看见了晕倒在地的高瀚文,书吏感到十分棘手。
立刻就对其他两人,低声吩咐道:“慢点,平着抬,莫要伤着府台大人!”
书吏自头部抄起高翰文的肩,二书办一左一右,一手置于腰背,一手伸至大腿下,三人缓缓将其抬起。
众人的目光随着三人,抬着高翰文的背影,慢慢从屏风后而去。
郑必昌此时面露决断之色,看向了海瑞说道:“议案之事暂且不论。海知县,淳安刁民通倭之事,是否与你有关日后再论。
本院现命你率臬司衙门的官兵速赴淳安,将倭贼就地正法,平息叛乱。而后依省里议案,以改兼赈!”
王用汲忧色满面,望向了海瑞。他不知现在该如何是好了,不光省里的议案没有阻止,现在连高府台也是,一副生死不知的模样。
而海瑞还是直直的站立,不知在思考着些什么。
何茂才见到海瑞这样皱了皱眉头,立马对队官喝道:“带上兵,现在立即护送海知县去淳安!”
“是!”那个队官恭敬地行了一礼,而后转向海瑞,向着门外伸了伸手说道:“海知县,请。”
海瑞不为所动,仍望向郑必昌:“敢问藩台大人,我等去淳安,是我听他们的,还是他们听我之命?”
郑必昌一愣,继而理所应当的说道:“依省里议案行事,他们便听你之命。”
海瑞不为所动,继续追问道:“若我依淳安实情办理,他们可听我之命?”
郑必昌知道海瑞想说什么了,随即眯了眯眼问道:“何为实情?”
海瑞指了指之前来禀告的士兵,若有所指般的说道:“省里言淳安有刁民通倭,然究竟如何通倭,通倭者何人,皆须依实情查处。
若确有通倭之事,卑职自当依《大明律例》严惩不贷。若并无通倭之事,藩台大人是否要下官滥杀无辜?”
郑必昌听到这个事情,又是皱了皱眉头不耐烦的说道:“海瑞,你莫非至今,仍欲怂恿刁民抵制国策?”
“藩台大人,下官所问的,乃是是否要下官滥杀无辜!”
郑必昌被这话,逼得拍案而起,呵斥道:“谁让你滥杀无辜了?”
海瑞双手作揖,一副得逞的模样:“有藩台大人此言,下官方能秉公办事。”
言罢,转向队官,朗声说道:“你也已听到了藩台大人所言,现在整队,随我去淳安!”言毕,大步向堂外走去。
队官愣在原地,望向何茂才。
何茂才虽然有些头疼,但还是摆了摆手说道:“看我作甚?该如何便如何。去吧!”
“是!”队官大声应道,慌忙转身跟随而去。
王用汲忧心如焚,越过队官身影,望向已至中门的海瑞。
郑必昌又将目光投向王用汲,也有些不耐烦了,随意的就打发道:“王知县,建德之事,你当知晓如何处置了。速去吧,以改兼赈!”
王用汲向堂上一揖,转身大步离去。
辕门之前,海瑞已然上马。队官与数十兵士亦纷纷上马。“起队!”
“且慢!”就在海瑞一行人,准备打马离开的时候,从门内又跑出来两个锦衣卫,冲着海瑞就一躬身说道。
“海知县,我等奉王钦差之令,保护于你,并记录你每日的言行,这些皆是要上奏皇帝!”
海瑞没有拒绝点了点头,就冲着几人说道:“你们赶紧跟上,走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