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1/2)
报名之人蜂拥而至!
对于前面已经尝到了甜头的河阳县百姓,他们搞不清楚什么香皂臭皂,也搞不清楚知县老爷建那么大一个作坊究竟要做什么事情,反正他们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跟着知县老爷干,有钱拿、有饭吃!
这个活要怎么做他们不知道这个活辛不辛苦他们也不知道,甚至于,这个活能做多久他们更不知道。
这种局面,只能说是河阳县太穷太穷了。
许多人都处于一个半饥不饱的状态,手里头的田地就那么一点点,又没有其他的出路,所以但凡稍稍出点银子,大家都立马丢下锄头,准备跟着县太爷干!
县衙的衙役根据沈江霖的要求,选出了三百名男工和一百名女工,然后经过三天的培训,这些人就开始上工了。
香皂作坊分为三块地方,目前首先做好的就是三等香皂的作坊,沈江霖将每一块加工区域分开,教好身边的心腹每一步的加工步骤,再让他们去对工人进行培训,方子牢牢捏在沈江霖的手中,所有人只知道其中的单独步骤,从山茶花精油的蒸馏萃取、羊油的提炼、到植物碱的烧成,沈江霖都一一分派了下去,肉眼看着库房中堆积如山的材料开始慢慢消耗下去。
范从直好不容易说服了父亲投了半成股进去,不过人家半成是三万五千两银子,他的半成只要三万两,盖因其他富商豪绅们都暗地里给了点范从直好处。
范从直既是县丞,同时又和他们一样在里面投了股,有他这个眼线在,他们的银子花在了哪里,可不就是更加清清楚楚了一些么
虽然沈江霖说过会将账册公开,可是他们也都是老江湖了,账册上的东西都是可以动手脚的,可以看个大概,却不可能每一桩每一件都对的上。
前面范从直告诉他们五个库房里已经收集满了各类原材料的时候,大家不是不担心这个银子打水漂,生怕这位年轻的沈大人不知道轻重,最后浪费了许多,结果现在一听走上正轨了,大家也不由得开始松了口气。
接下来,就是香皂成品的产出,他们来验货以及核算成本价格。
沈江霖和他们解释过,先做三等皂,再做二等,最后做一等,就是为了培养一批技术工人,往上选拔,用三等皂给他们练手,一来简单,二来损耗一些也没有那么心疼,大家都觉得有理,虽然三等皂赚的少,但是能先做出来再说。
四百名工人日日认真学习、小心去做,他们已经从管事的口中知道了,若是做的好的,会被提拔去做二等皂,月钱会涨到一两半,有这个大胡萝卜在前面吊着,没有一个人不经心的。
当第一个月结束,每一个工人都欢天喜地拿到属于他们的工钱后,一万块三等皂也在一个月后全部生产打包完毕。
这一万块三等皂分成了两种香型,一种是山茶花香,一种是茉莉花香,每一块香皂通体呈白色,上面用模子压印了“河阳”二字,用一张油纸包好,油纸上同样印有“河阳香皂”四字,是沈江霖亲笔所写,拓印而成,虽然包装简单,但是因为印了字,又有花香,十分美观。
沈江霖告诉大家,如今批量生产的成本是在150文,按照一开始他们商量好的定价200文来算,那就能赚50文了。
一万块其实也就只能挣五百两银子,这和他们投入的巨额资金比起来,太少太少!
而且,这个香皂,哪怕是三等皂,做的这般好,很多人认为,多加个五十文、一百文的,保证是可以卖的!
不同的声音再次发出,然而沈江霖却是让大家稍安勿躁。
“诸位成千上万两的真金白银投给本官,本官又怎么只会让大家挣那五百两银子就是挣回来了,这五百两银子分给谁好”沈江霖笑着环顾了一下四周,大家一下子都不吭声了。
然后就听沈江霖继续道:“这一万块三等皂,是用来给新来的工人练手的,如今已经从中选出了男工八十人,女工二十五人,这一百零五人将会进入到二等皂和一等皂的生产之中,并且三等皂的作坊继续招人,同时原料的种植刻不容缓,本官那一万亩土地已经全部买下打通,继续招募农人去种植。”
大家听了半天,也没听明白现在生产出来的一万块三等皂要怎么弄,其他人或许不敢问,范从直可没有什么不敢的,直接站出来问道:“大人,那这一万块三等皂,我们是预备卖往何方”
沈江霖摇了摇头,答道:“暂且不卖。”
不卖不卖做这么多香皂干什么香皂的存放也有条件,还必须是在背阴阴凉处,为此沈江霖还拨款兴建了多处仓房,若是三等皂越做越多,便是仓房存放也是一笔开支。
这沈大人到底是当官的,对生意不精通啊!
有些人已经想要站出来“指点”沈江霖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