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光绪再亲政(2/2)
“都是太后和陛下的恩典,臣,只是听命行事,不敢居功。”袁世凯连忙说道。
“袁卿不必过谦,这个功劳,袁卿当得。”光绪肯定地说道:“有功则赏,朝廷法度本该如此。”
“谢主隆恩,臣,愿为大清江山社稷,鞠躬尽瘁,以报太后和陛下厚爱之恩。”袁世凯恳切地说道。
光绪轻轻点头,很满意袁世凯的奏对。
“袁世凯”光绪突然严肃地说道。
“臣在”袁世凯立即回应。
“着,袁世凯升任内阁总理大臣,直接对朕负责,除军事以外,总理包括外交在内的一切事务。”
“臣……谢主隆恩。”袁世凯立即惶恐地跪在地上,磕头谢恩,但内心深处,却无比沉重,因为他失去了呕心沥血十年的北洋军权。
众臣皆惊,陛下真是太狠了,再次亲政第一日,就夺了袁世凯的军权。十年前袁世凯做了什么,大家都有所了解,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这不,刚好十年,刚好不晚。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
“王士珍、徐世昌、段祺瑞、冯国璋”光绪继续点了四人的名字。
“臣在”四人同时回应,心中一片悲苦。
“着,王士珍……”
“着,徐世昌……”
“着,段祺瑞……”
“着,冯国璋……”
袁世凯、王士珍、徐世昌、段祺瑞、冯国璋,五个人都升官了,都是位极人臣的大官,特别是袁世凯,直升总理大臣,也算走到了人臣巅峰了。但是,有一点,五个人都被剥离出了北洋系,没有他们五人,特别是没有袁世凯的北洋,还是北洋吗?
今后,北洋常备军,何去何从?光绪当然不需要他们再操心。
没有人知道光绪皇帝为什么要这么做?只有光绪自己知道,他这么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昨夜一夜未睡,反复思考的就是这件事,“欲强皇室,必掌兵权”,这一步,他必须走。
“朕,决定,北京禁卫军和北洋常备军合并,重新整编,总兵力增加到10万人,更名为大清皇家近卫军,远近的‘近’,不是禁卫军的‘禁’,就像大内侍卫一样,是皇家近卫。”光绪说的每一句都掷地有声。
众朝臣凝神屏息,不敢再多发一言。眼前的光绪陛下,再也不是那个像木偶一样坐在台前,只会顺着慈禧太后附和,从不作为的皇帝了,这是众朝臣共同的认识。
“朕,决定,亲自担任大清皇家近卫军总司令。”光绪又一句石破天惊的话,吓傻众朝臣。
完了,全完了。这是袁世凯、王士珍、徐世昌、段祺瑞、冯国璋,五个人共同的心声。他们努力了这么些年,才有了今天的北洋,现在被皇帝陛下直接摘了桃子。
“众卿,还有事要奏吗?”光绪问道。
无人答话,无人敢开口,谁都不想做第二个袁世凯。
“退朝吧!”光绪示意小太监元福。
“退——朝——”元福大声喊道,他现在挺高兴,自己虽然不是总管太监,但却在做着总管太监的活儿。
光绪起身回御书房,众朝臣齐声“恭送陛下”,直到光绪的身影消失在乾清宫正殿的侧门,众朝臣才轻轻拭去额上的汗水,转身按次序退出乾清宫。没有人说话,都低头急行,都想快点离开紫禁城。
“传阿林山觐见。”光绪回到御书房直接下令。
不多时,新任大内侍卫总管阿林山快步来到光绪面前,单膝跪地,单手扶地,标准的武臣觐见礼节:“奴才,阿林山,叩见陛下。”
“平身吧!”等阿林山的觐见礼节做完,光绪才摆手说道。
“谢,陛下。”阿林山起身。
“朕决定恢复‘粘杆儿处’(皇帝的私人情报收集机构,始于雍正皇帝),你当大总管,人手由大内高手组成,也可以招一些民间人士。”光绪说的很干脆。
“奴才……遵旨。”阿林山还是应下了这个差事。
光绪亲自写了一个手谕,递给阿林山:“钱不是问题,问题是你能不能做好,有什么需要,直接找朕。”光绪提醒阿林山:“你只对朕负责。”
“奴才……全力以赴,为陛下肝脑涂地。”阿林山表忠心。
“去吧!”光绪直接送客。
阿林山再次磕头谢恩,转身离开了御书房。
“摆驾长春宫”光绪觉得必须要去一趟长春宫,他要和慈禧太后说说他的想法,其实他内心中还是有些不安,所以需要听听慈禧的看法,为了自己安心,也为了慈禧安心,慈禧安心了,他才能真的安心。
“唉——心真累啊!”光绪在心中无奈地叹息着:“当皇帝都要像我这么累吗?真有点怀念‘坚决不作为’的时候。”
袁世凯、王士珍、徐世昌、段祺瑞、冯国璋,五个人的龙旗荣耀不约而同的都驶向了袁世凯在北京的宅院。
“中堂,怎么办?”刚一坐定,王士珍便急不可耐地问道。
“为人臣子,还能怎么办?陛下怎么说,就怎么办。”袁世凯也是无奈呀!
袁世凯突然瞟了一眼王士珍,问道:“怎么?你还敢有别的想法?”
袁世凯提醒王士珍:“记住了,图穷匕见要不得,我相信,你也不是那么想的。”
王士珍轻轻摇头:“中堂误会了,为人臣子的本分我是有的,我就是不甘心啊!这么些年的心血,就……”
哎——袁世凯无奈地叹息:“不甘心又能如何?我们十年练兵,不如戈辉三年,我们还有何颜面继续把持着兵权。”
袁世凯的话,是说给自己听的,也是说给王士珍、徐世昌、段祺瑞、冯国璋,四人听的。
袁世凯最后结束谈话:“就这样吧!散了吧!以后全力为陛下办事吧!”说完,抬手,示意他们可以走了:“我想静静。”
袁世凯暂时放弃了自己的野心,或者说暂时把野心藏在了心底,静待机会。
“静静是谁?”王士珍、徐世昌、段祺瑞、冯国璋,四人对视了一眼,未敢多言,肯定是中堂大人的某个得宠的小妾。四人就这样在心中八卦着袁世凯的私事,离开了袁世凯的宅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