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2/2)
王建业暗自思忖道,“降价或许能一时吸引顾客,可这不是长久之计,反而会让顾客认为我们的菜品质量低下。”
经过深思熟虑,王建业决定采用一种更为直接、透明的方式来应对这场危机。
他首先在店门口设置了透明厨房。
没过几天,店门口原本封闭的空间被改造成了一个明亮通透的区域,巨大的透明玻璃不仅干净得能倒映出街上的行人,还将厨房里的一举一动清晰地展现在众人眼前。
海鲜池就在透明厨房旁边,里面的海鲜活蹦乱跳。
螃蟹挥舞着坚硬的钳子,仿佛在向人们展示自己的活力;虾子欢快地游动,灵活地穿梭在水中;鱼群则成群结队,闪烁着银色的光芒。
王建业站在透明厨房旁,看着工人们最后的装修工作,心中总算有了一些底气。
他知道,这是回应谣言的第一步。
“看他们还怎么说我们的海鲜不新鲜!”王建业眼神坚定,喃喃自语道。
为了让顾客更加放心,王建业还要求员工在每一份菜单上详细标注食材的来源和采购日期。
“这份鱿鱼,来自今天早上赣榆渔港的新鲜捕捞。”
一位服务员拿着菜单,向一桌顾客认真解释道。
顾客们听后,有的半信半疑,有的则露出了认可的神色。
一位老先生盯着菜单,疑惑地问道:“你们怎么证明这些信息是真的呢现在造假的太多了。”
王建业正好走到这桌,微笑着回答道:“老先生,您放心。
我们所有的食材采购都有记录,您要是不信,可以随时来查验。
而且,我们欢迎大家监督我们的食材品质。”
尽管采取了这些措施,王建业心里明白,这还不足以彻底消除谣言带来的影响。
他决定主动出击,联系连云港电视台,希望借助媒体的力量来澄清事实。
王建业亲自拨通了电视台新闻热线的电话。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亲切的女声:“您好,这里是连云港电视台新闻热线,请问您有什么新闻线索要提供吗”王建业赶忙说道:“您好,我是新浦街王氏分店的老板王建业。
最近我们店遭遇了同行的恶意竞争,他们散布谣言说我们用的是冷冻海鲜,不新鲜。
我希望电视台能来采访一下,帮我们澄清这个谣言,还原事实真相。”
电话那头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王老板,您先别着急。
我们需要核实一下情况,如果属实,我们会安排记者去采访报道的。
您能详细说说具体情况吗”王建业连忙一五一十地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包括自己为了证明食材新鲜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电视台在核实情况后,很快安排了记者前来采访。
采访那天,阳光明媚,王氏分店门口热闹非凡。
记者扛着摄像机,在店门口和厨房里认真拍摄。
王建业全程陪同,详细介绍着店里食材采购和制作的过程。
记者一边拍摄,一边问道:“王老板,您为什么不选择跟风降价,而是采取这些措施来应对呢”王建业微笑着回答:“降价或许能吸引一时的顾客,但无法解决根本问题。
我相信,只有用品质和诚信才能赢得顾客的长久信任。
我们一直坚持使用新鲜的食材,就是要让顾客吃得放心。”
与此同时,那些推出低价套餐的餐馆里,情况却越来越糟糕。
为了控制成本,他们不得不降低食材的采购标准,原本新鲜的海鲜被冷冻品替代,蔬菜也不再那么水灵。
在一家参与恶意竞争的餐馆里,厨师皱着眉头,看着眼前质量不佳的食材,无奈地对老板说:“老板,这食材质量这么差,做出来的菜味道也不好啊。”
老板却满不在乎地摆摆手:“能省点是点吧,现在大家都拼价格,咱们只能在食材上想办法了。”
很快,这些餐馆的菜品质量明显下降,顾客们纷纷察觉到了异样。
一位顾客在吃完饭后,不满地对服务员说:“你们这菜怎么回事味道差不说,这海鲜感觉也不新鲜啊。
之前可不是这样的!”服务员一脸无奈地回答:“实在不好意思,我们也不清楚怎么回事,会向上面反映的。”
慢慢地,这些餐馆的客源开始逐渐流失。
顾客们在亲身体验后,对它们的信任度急剧下降。
原本门庭若市的餐馆,如今变得冷冷清清,空座位随处可见。
服务员们无精打采地站在一旁,看着寥寥无几的顾客,心中充满了失落。
而王氏分店这边,通过透明厨房和菜单标注等措施,加上电视台的报道,逐渐赢得了顾客的信任。
在电视台报道播出后的第二天,王氏分店迎来了许多新顾客。
一位年轻妈妈带着孩子走进店里,看到透明厨房里活蹦乱跳的海鲜,高兴地对孩子说:“宝宝,你看这里的海鲜多新鲜啊,妈妈没带你来错地方吧!”孩子兴奋地拍着手:“好新鲜呀,我要吃好多好多!”王建业看到这一幕,心中倍感欣慰:“看来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
一位老顾客笑着对王建业说:“王老板,还是你们实在,之前那些谣言真是害人不浅。
不过现在好了,大家都相信你们的品质了。”
王建业感激地回应道:“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一定会一直坚持诚信经营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参与恶意竞争的餐馆生意越来越惨淡,有的甚至面临着倒闭的困境。
而王氏分店的生意却越来越好,顾客不但越来越多,而且口碑极佳,许多人还会推荐给亲朋好友。
在热闹的餐厅里,一位外地游客兴奋地对服务员说:“我在网上看到好多人推荐你们店,说你们特别诚信,食材新鲜。
今天一试,果然名不虚传!我回去一定让朋友们也来尝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