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绍宋之后 > 番外之沈王赵昕(四)

番外之沈王赵昕(四)(2/2)

目录

赵玖这些年虽然说主要是专注于原学的理性之争,但是这些事情他虽然不想打听,也架不住总有人愿意告诉他。对此,他能怎么办?都是自己的亲骨肉,皇位已经毫无争议的传给老大了。老二虽无能,却也没有大错,总不能把人打压的太厉害吧?也不是没想过给他换个地方,但问题是,现任赵官家的长子也才20岁上下。且已经分到辽西为肃王,和小叔叔沈王一起监视女真高丽。

这正宗的番王就有点儿不太够用了,要是指望淮王赵旦来,那赵官家只怕他把西南给弄成一锅粥啊。

而且这事儿赵官家提起来还好,他要再提的话,就干涉儿子太过了。所以谢妃这一卦算的很准,他在无名亭中无奈说:“朕以前在杭州就说过,等到四五十岁,自己撒手去了,也不想什么万世之法,因为朕早就认定,天下的事情没有一成不变的,所谓万世之法只会使得国家僵化。只是没想到我这样能活,倒是给你增加了不少困难。行了行了,别跪了,这话不是吓唬你的。是我一生就这个毛病,你也要习惯。老二无能,这些事情指望不上他,趁我还在,你也不必为难,以后就让他在建昌府安安稳稳的当王爷,别人当他是个吉祥物就行了,地方各州府该怎么办就怎么办。你多选些能干的官吏去。他要是有什么啰嗦的话,让他来中都说给朕听。”

赵昶哪能不知道自己的老父亲习惯于虎狼之言,只不过这些年听的少了,有些经不住而已。再说老爹我年纪也不小了呀,经不住你这样吓。不过父皇能给出这样的答复,已经算是在给他兜底了,所以他也趁热打铁提起了小弟弟和长子的婚事,最好给一块儿办了,并且给出建议道:“汪忆虽才干一般,但儿以为四弟是个心思透亮之人,若看准了,想必其女是不会差的,何况还有汪相公的忠烈家风。这大郎赵祥,儿请父皇选定淑媳人选。”

赵玖无奈,“老四是朕的儿子,这儿媳妇我过问一下倒也罢了。至于长孙是你儿子,怎么还让我定夺?朕这一辈子没啥正事儿了,就盯着人家小姑娘吗?”

您老人家可真是谦虚了,谁敢说您这辈子没干正事儿?史官第一个不答应。

赵昶赔笑,眼看赵玖人老成精,决不上当,只好跟老父亲交了底,“是儿子早年太过荒唐,至于贤妃得罪皇后太过,她不想管,但贤妃又怎么能挑得出好人选来呢?臣私心是看上了前户部侍郎,现任光州知州陆游之女,但这是大事儿,必要父皇同意才可以。”

赵玖横了他一眼,道:“还是那句话,你自己的儿子,你自己做主,若是定下了。吴氏(太上皇后)的身份太过贵重,若不方便出面,倒是可以让宜佑或者君佑透个口风……养了儿子,果然是讨债的。对了,你先跟我说,你知道那个汪相公的女孙叫什么名字吗?”

赵昶点头,道:“臣倒是知道,换作汪静蔚。”

“噗!”

可怜年过七十的太上皇,一阵猛呛之下,差点儿去见了道祖。

“什么名字,不行,必须改。”

(本章完)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