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徽州知府与歙县知县(1/2)
今日的三月初十日,其实也正是官府的休沐日。明朝的大部分地方官府,每十日中可得一日休沐,称为旬假。
难得休沐,不用处理公务,徽州知府石万程这日便在家中闲散,于书房中作画。
他笔下却是正在画几株荷花,寥寥几笔,已初具其形。他自号藕花居士,却是最喜荷花,书房里还挂了一篇他自己所写的宋时周敦颐的《爱莲说》书法。
正专心作画之际,忽然门外有家仆来报,说是歙县知县倪元珙来访。石万程听罢一笑,便立即让人把倪元珙请到书房来见。
虽然有道是“三生不幸,知县附廓”,通常附廓的知县都不太好当,而且大部分与上官之间的关系也有些别扭,能不见时,通常都会尽量不见,但倪元珙与石万程之间却是例外。
因为二人乃是同年的进士,早在科考之时便已相识,以前的关系就很不错。
两人都是天启二年考中的进士,不过虽是同年的进士,但石万程却比倪元珙大了整整十岁。他今年已五十有二,已是知天命之年。而倪元珙则才四十二,正当壮年。
虽然他现在的官职比倪元珙要高,但倪元珙比他更年轻,能走的更长更远,可以预料,前途应是比他要更好的。他这个年纪,最多再干十几二十年,便得致仕荣休了,倪元珙却能比他至少多当十年官。
正因如此,所以石万程虽然现在比倪元珙官大,却从不在倪元珙面前拿架子,一直对其很客气。另外,也是两人身为同年,原本的私交便也不错。
他考中进士后,运气不错,初授户部主事,后外放为九江税官,是去年方才升任为徽州知府。因他初时在户部任职,是京官外放,所以升官较快。
而倪元珙得中进士后,则是初授祁门知县,也同是徽州治下,是于两年前平调过来任歙县知县的。
不过虽是平调,但歙县乃是徽州府治所在,为徽州最为繁华的大县,其实也算是略微高升。
也就是知县附廓,确实不太好当。好在熬走上任知府后,新调来的居然是同年的石万程,两人相处起来,就大为得宜了。
石万程初任徽州知府时,也是多亏了倪元珙之助,才更快掌握了徽州的许多基本情况。
以前的休沐日,倪元珙也常有过府相叙、宴饮等,对两人来说,乃是寻常事尔。今日倪元珙找来,石万程也以为又是如此。
倪元珙生得仪表雄伟,气度不凡。他随着石万程的家仆来到其书房外后,立即未语先笑地大声道:“仲升兄,小弟又来搅扰了!”
石万程字仲升,他方才得了家仆通知后,已命在旁边侍候笔墨的书童打开了书房门相迎。
这时瞧到倪元珙,石万程立即搁笔回礼道:“赋汝贤弟,多日未见,别来无恙否!”
倪元珙间却是字赋汝,今日乃是休沐日,两人也都未着官服,故而便只是论私交,互称表字,也省了官面上那套。
石万程回礼时,却是注意到倪元珙手中拿着卷东西,像是些卷起来的文稿,不过却又比寻常写文章的稿纸大的多,也不知是何物。
“仲升兄又在作画啊!”倪元珙一边走进,一边瞄了眼石万程书案上的东西,随口笑道。
“闲来无事,聊以自娱罢了!”石万程回了句后,立即命人为倪元珙看座奉茶。
倪元珙却不入座,而是径直走到石万程书案前,放下自己手中那卷东西,笑道:“仲升兄,我今日过府时,却是在街上发现一件新鲜有趣之物,我还是好不容易才命人购得几份,你且看看。”
说话间,他把手中的那卷东西铺展开来,但见右上角处正有四个用细长方框框起来的大字标题——薪华月报。
“薪华月报?此是何物?”石万程一边问着,一边好奇拿起。
然后一看之下,不由更加惊奇,再也放不下来。这报纸上所登载的,其实便是一篇篇文章,各以边框、虚线、花纹等区分开来,显出星罗棋布般的一块块。
但这上面的每一篇文章,却都与他以前所见过的大为不同。因为这上面的每篇文章,都加入了类似圈点的符号,等于提前人为划分好了句读,所以看起来便显得一目了然,知道该在何处停顿,完全不用自己再去边读边品地划分句读。
有了这些符号之助,文章看起来就简易明了许多,怕是蒙学识字者,都皆能通读无碍。
“这是我徽州的一班学子搞出来的,他们组了个文社,名为‘薪华报’。所以他们出的这份报纸,便取名作‘薪华月报’,意为一月出一期,此是第一期。”倪元珙回答说罢后,这才随意在旁边坐下。
然后又接着说道:“这薪华社为首的,乃是江家的二公子江河,正在前些日的汪园诗会上夺了魁首,然后他们诗会的三甲相聚时,便共同组建了这薪华社,这报纸的创刊介绍里也都有提,仲升兄一看便知。”
“唔,他们加的这些符号原来叫‘标点符号’,果然是依据圈点引申而创。”石万程此时也已经注意到了报纸第一版开头的第一篇文章,正是对各种标点符号的介绍。
石万程看罢之后,忍不住叹道:“这小小标点看似不起眼,没想到竟还有这许多作用。标点一加,诵读起来当真是简单易懂许多,怕是只接受过三百千等蒙学的普通百姓,亦能通读文章。长远来看,恐怕还会对我大明文坛造成深远影响,江河此子,当真不凡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