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天上掉馅饼了(1/2)
而在徐阶看来,这其中又有了不同。
这就代表着自己在嘉靖这边的恩宠进一步增加。但是这个恩宠却是以和严嵩继续合作为代价。
嘉靖的恩宠固然是人臣之望,但是他身后还有着清流的殷切期盼。
而正在徐阶举棋不定之时,嘉靖此时又开口了:
“世上的人都有一个通病,喜新厌旧。可他们不知道啊,衣服穿旧了才贴身,人用旧了才贴心啊!
就说你们吧,也跟了朕许多年了。虽然现在老了、精力不济,但是经历了多事情多了,做事也就老成,不会惹乱子了!
当家做事还就得用老人!有些事情睁只眼闭只眼,他们闹腾他们的去,我们做我们该做的事!”
嘉靖说完后,自顾自的笑了起来。吕芳三人反应也不慢,也跟着笑了起来。
不过三人的反应各有不同,三人都是老狐狸,哪里听不出嘉靖的言外之意。
吕芳、严嵩两人偷偷的用余光打量着徐阶,而徐阶也是无神的思考着。
其实从昨日杨金水没有被追究任何罪责,只是送到了朝天观,他就担心过浙江一案,极有可能不了了之。
今日早上一刚到大殿,便受到了破格的礼遇,又见到了吕芳。
他更是确信这种种迹象,都是嘉靖在暗示自己,将浙江的大案,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唉,罢了。严党还未失了圣眷,还得再等些时候。’
虽然徐阶是这样想的,但是还是有些不甘心的再次尝试:
“陛下御极数十载,躬行俭约为的是我大明江山社稷和天下苍生,可如今却有一帮忘恩负义的贪官污吏。
欺上瞒下、大肆盘剥,如浙江贪墨一案,这些人倘若不加以惩治,实乃有违陛下的仁德!”
嘉靖原本还满是笑意的脸色,一下便冷了下去。
虽然清楚徐阶这是在逼自己表态,但是嘉靖并没有打算处理严党,于是只是说道:
“贪官朝朝杀,朝朝有贪官。徐阁老你想杀了那些贪官,朕也想。可是即便是让你杀,你也杀不了许多。可该杀的朕也会杀。吕芳!”
吕芳立刻回答:“奴才在!”
“去将昨日送来的供词、证据全部拿过来。”嘉靖吩咐道。
“诺!”
其实供词早就在一边准备好了,吕芳很快便拿着许多纸张走了回来。
嘉靖接过后将最上面的几张取出来,将剩下纸张放到一边,冲着两人说道:
“正所谓‘人力有穷时!’有些事情你们做不了主,朕也做不了主,只有上天能做主。
就比如这些供词,朕也看得出浙江那边也是尽了力的,各种证据和供词都很详细,朕在这看了也是一清二楚。
只不过杨金水疯了,案子查到他这也就断了。浙江那边是人也不是神,将案子弄到这个地步也就差不多了。
这份详细的、有证据的案子,你们也可以看看。至于这些关于杨金水的,他疯了,事情怎么样?朕也不清楚。那便交给上天来决定!让他看看哪些人是该死的!
我们君臣,就把那一份清楚的案子,做主便可以了!”
嘉靖说完后,便把他手上的那几张关于杨金水的口供,直接丢入了火盆中。
等到火焰将纸张完全包裹,嘉靖这才将边上的其余口供,都递给了严嵩:“严阁老!”
“臣在!”严嵩立刻趴下头去。
嘉靖看了一眼面无表情的徐阶,又看着严嵩说道:
“郑必昌和何茂才贪墨银钱、搜刮地方,这诸般罪名,皆是审问详细铁证如山。你觉得该如何处罚?”
严嵩趴在地上一动不动的说道:“既然铁证如山,便依法办案便是!这两人都是严世蕃举荐的,其无认人之才,臣奏请革去他吏部尚书之职。”
断尾求生,这招实在是高明,严世藩的权势全部落在严嵩身上,只要严嵩不倒他没有官职都可以。
仅仅是无知人之才,这种轻飘飘的罪名吗?徐阶静静的等待嘉靖的表态。
嘉靖沉默了片刻,说出了让徐阶更加失望的话:
“用人之道贵在知人,我大明两京一十三省的官员都要靠你们举荐,有所疏忽实乃正常。
比如严世蕃举荐的那个高瀚文,去了浙江就并未和郑必昌、何茂才等人同流合污,倒是被隔职关在诏狱里!
镇抚司的那些奴才,是如何办差的?”
这最后一句话,明显就是对吕芳说的了。吕芳也是立刻回话:
“这都是奴才失职,奴才这就命镇抚司放人,是否让他仍然回翰林院,请主子圣裁!”
嘉靖点了点头:“既然无错,自然是要官复原职的!徐阁老!”
这一番对话,明显就是在给严世蕃找台阶了。
被严党打压了无数年,徐阶早已打磨出一颗坚韧的内心,此时听见呼喊,很快也就平缓了过来:
“臣在!”
嘉靖说道:“王远是你的徒孙,海瑞和王用汲也都是裕王举荐的,他们联名的奏疏,就交给你票拟批答了!
不要在内阁票拟了,带到裕王府去。把高拱他们也叫上,郑必昌和何茂才他们如何处决,你便直接定下吧!
还有胡宗宪、戚继光这些有功将士,如何褒奖?你们也一起拟个条陈给司礼监批红。
嗯,对了,此次王远审案有功,也维持了前线的后勤,这一又是大功一件。
这些都先记着!等到他在翰林院呆够三年,便提拔他为从五品的侍读学士吧!”
这个结果也在徐阶的意料之中,虽然没能扳倒严党,但是此次也动摇了他们的根基。
毕竟连手底下人都护不住的老大,还有谁会乐意投靠呢?只不过现在严党有些人陷得太深,也只能一条路走到黑了。
让徐阶有些意外的是,王远竟然能跟着一块升职。
不过想想也就知道了,虽然王远有些功劳,但远远不至于让他直接升一品。
这其中更多的,恐怕是陛下给他的弥补,介词堵住他的嘴巴了。
啧,好运的小子。
“诺,臣遵旨!”徐阶这一声回答的十分郑重。
不过就在这时,严嵩突然说道:“陛下我大明眼下的大局,无非就两点。
一是充实国库,二是东南缴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