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王远:我宁愿做个糊涂官(1/2)
杭州府,布政司正堂。
“钦差大人,你为何提前将那些供词证物送去京师?”海瑞站在堂中,强压着怒气冷声喊道。
“十日前我便说过,前线战况危急、朝廷催的又急,为了避免迟则生变,本官便说过只给你们三日的时间。
三日过去,本官将口供和证据送往京师,也是理所应当之事。何来提前送去之言?”
纸是包不住火的,这次王远也没有隐瞒的意思。不过海瑞直到今天才发现,却是让王远有些惊讶了。
看来那四个锦衣卫能耐非凡,竟然将消息藏得这么好。
一边的王用汲担心海瑞惹怒王远,立刻就在一旁缓解气氛:
“大人,可这不合规矩啊。虽然大人是主审官,但我与海瑞也是陛下钦点的副审官。
这种上报的事情,大人应当与我等商议,由我三人一同联名上奏。”
王远不慌不忙的喝了口茶水,冷笑两声说道:
“商量?我为何要与你们商量?难不成尔等是我上官,我和何时上奏,还得尔等同意不成?
至于规矩?本官这般做有何逾矩之处?
那些口供和证据,难不成不是尔等审出来的?口供上没有尔等的签字?
既然所有的流程都符合规矩,我也事先同尔等说过,三日内便会上奏,是尔等没来询问罢了。”
海瑞两人听到这里,立刻就有些哑口无言了。
王远的确说三日内上奏,不过当时他们并没有审出来,所以便打算拖延一两日。
而当时王远也没和他们说要立刻上奏。他们便以为王远也是知道情况后,同意继续拖延时间。
如果不是昨天,他们偶然从驿卒口中知晓,八百里加急七日就已经送出,他们还不知道会被蒙蔽多久。
深吸一口气,海瑞沉声问道:“大人,既然你已经将口供和证据送入京师,那为何还要我等继续审问?莫非是在戏耍我等?”
王远摇了摇头:“自然没有,我怎会知晓你们还在审问?这些日子我还有旁的事情要处理,并没有特意询问尔等之事。
若不是你们今日来寻本官,本官还以为尔等已然回各自辖地了。
不过二位,案子在七日前已然定下。前面本官不知道也就罢了,如今尔等却是不可继续审问了!
尔等若是无事,便先回各自辖地吧。两县那么多百姓,还等着二位的治理呢!”
这是要赶两人走呢!
不过这样也不无道理,两人本就是临时被安排的陪审官,现在案子已经结束,他们自然也就没有审案的权利。
不过他们身上还有知县的官职,所以也就要回各自辖地了。
沉默了良久,海瑞突然问道:“大人,这案子最终是什么样的?”
这问题一问完,王用汲也将目光重新投向了王远,眼中有着隐隐的期待。
王远也没有隐瞒,直接便说道:“毁堤淹田一案,所有涉及官员全部在案。沈一石贪墨一案,所有贪墨数额一千两以上的官员全部在案。
至于井上十四郎通倭一案,因为人证已然死亡,何茂才认下案件。便以何茂才收受倭寇贿赂,暗中释放井上十四郎结案!”
听到这里,不只是海瑞两人。就连站在一边的那四个锦衣卫,都有些惊讶了。
那四个锦衣卫虽然大致清楚王远的安排,但是并没有看王远写的最后奏折,所以只是有个大致猜测而已。
“大人,我有一事不知,大人可否为我解惑?”海瑞这时突然出声了。
王远听后有些疑惑,不过还是直接点头说道:“海知县请问,本官若是知晓,定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就在王远这话落下后,原本平静的海瑞,突然变得激动了起来:
“大人,我不知你为何要这般做?大人你是翰林院出身,又是本次的状元,前途本该一帆风顺。
如今更是获得了钦差的位置,大人只需要秉公办案,无论是谁都没办法说大人的不对。
可是大人你为何要这般做?这样于你有何好处?为了些许小利,便冒前途尽丧的风险,值得吗?”
海瑞的声音很大,场上的众人都听得一清二楚,不过听完后众人也立刻低下头去,恨不得将耳朵扣聋了。
这是他们该听的吗?这海瑞也太大胆了吧?这话也敢说。
“大人,我等还有要事处理,先行告退了。”那四个锦衣卫此时立马就站了起来,顿时就想要离开。
但王远哪能如他们所意?这么好的表忠心的机会,此时不上何时上?
王远就好像没听到那四个锦衣卫的话,和海瑞对视着,突然出声说道:
“海知县,你说的不错。我若是秉公办案,一切追查到底,只以律法为主,那么我的确不会有任何损失,反倒会积累很大的名声!
甚至我什么都不用做,就让你们俩查案,最终只要我在上面签上名字,我也可以获得很大的功劳。
而且我还可以告诉你们,哪怕我这次得罪的人再多,我都不会有事,因为我师祖是徐阶。
但是,我若是这般做了,那岂非叫陛下为难?
毁堤淹田一案,无论再怎么样,他是胡总督定下的案情,无论胡总督是被蒙蔽的,还是刻意如此。那胡总督都少不得一番质询!
但若是胡总督去了京师,前线该如何是好?前线那数万将士由谁来统领?又有谁能担起这个责任?
从嘉靖三十年开始,东南倭寇作乱,直到如今嘉靖四十年,已经持续了整整十年。
我大明在这其中投入了数千万两白银,在此死伤了数万将士,死伤了数十万百姓。
如今眼见着即将扫平倭寇,岂能在这个时候让胡总督分心,届时若是功亏一篑,恐怕还会让这些倭寇死灰复燃。
到时候我大明,还要经历多少个十年?
你海瑞可以正直、可以无私,可以眼中容不得沙子。但是我是此案的主审,是浙江如今的负责人。
我若是也与你这般想,这个难题岂非交到了陛下手中?届时陛下为了浙江稳定,难道会处置胡总督?
这种两难之事,我身为臣子便应当为陛下分忧。若是让此事损伤陛下的圣名,我便是获得了天大的名声又如何?
至于沈一石贪墨一案。不管如何沈一石都是江南织造局的人,案子不管怎么查都会牵扯到宫中。
而届时岂非又让陛下圣名受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