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大明权臣:从嘉靖朝科举开始 > 第277章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第277章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1/2)

目录

王远刚将圣旨打开,还没说什么,杨金水就扑了上来。

披散着头发,一下子就抱住了王远的腿:“干爹,你可算来了。浙江全都是奸臣,他们都在算计儿子,你老快把他们都抓了!”

王远被杨金水的举动吓了一跳,不过很快就反应了过来,他这是打算为之前的举动圆一圆。

心中暗自称赞了一句,本想着也配合一下的。不过突然一股恶臭传来,让王远本能的退后了两步。

这大夏天的,杨金水十多日没有洗澡,再加上他是太监。身上除了汗臭,还有一股骚臭味。

这让王远胃部不停的翻涌,扭头冲着身后的锦衣卫喊道:“拉开!快给他拉开!”

那四个锦衣卫早就开始上前,现在听了王远的吩咐,更是直接蹦了过来。

可能是杨金水的身份原因,也可能是他身上的味道。这四个锦衣卫愣是没有将杨金水拉开。

这下王远也忍不住了,这比他乡试时的臭号还要更臭。趁着众人视线被阻拦,王远狠狠的踹了杨金水肚子一脚。

这一下子杨金水,和那四个锦衣卫,便猛的向后一个趔趄。

看着几人这样,王远再次喊道:“你们几个给他压在地上,杨金水接旨!”

这一次没有再出现什么幺蛾子,在场的众人都跪在了地上,等待王远的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江南织造局兼浙江市舶司总管杨金水听旨。

织造局、市舶司虽归内廷管辖,实亦为国库之锁钥。朕四季常服不过八套,节用之禄饷以供军国之需,无时不念国步之艰,民生之难。

沈一石何许人?二十年前织造局当差一书吏耳,何以将织造局之作坊桑田,尽归于此人名下?

尔身为织造总管宁无贪墨情事?如此吞丝剥茧者,若不一丝一缕从口中吐出,朕可饶恕,然天不允也。

着即将杨金水押送京师,待朕细细盘问。江南织造局、浙江市舶司,暂委浙江钦差王远兼领。

钦此。”

等王远全部说完后,屋里是死一般的寂静。在场的众人,都在快速消化圣旨上的内容。

不过王远也没有闲心,在这继续呆下去了。在场的都是太监,而且马上就要和杨金水,一块滚回京师。

根本就妨碍不到他,也对他没有任何帮助。在这也只是浪费时间罢了,他还要去处理其他事情。

………

刚出了江南织造局。

因为留下一些人,在里面看守杨金水,跟在王远身边的,也只剩下八个人。

两个北镇抚司的锦衣卫,李百户和他的一个下属,王朝马汉,还有两个护卫家丁。

今日王远特意来给杨金水宣旨,目的就是为了,让他身边的眼线减少一些。

首先王远将目光,看向了那个锦衣卫头领:“两位兄弟,既然圣旨已经下达了,那么就劳烦几位快些押送杨公公回京师。

当然虽然圣旨上没有点明,但是还请两位兄弟在押杨公公离开前,查抄江南织造局的所有账目送回京师!”

锦衣卫那头领,颇为诧异地看了王远一眼,随即便直接摇了摇头:“大人,圣旨并没有要我等查抄江南织造局,我们锦衣卫万万不可擅自行动!”

王远听完这话,就明白这锦衣卫的头领,是一点责任都不想担上。不过这怎么可能呢?

轻笑一声,王远点了点头十分理解的说道:

“说的不错,此事的确是我考虑不周了。本官本想着快刀斩乱麻,快些将江南织造局的麻烦事处理完,以免耽误后面的筹措粮饷。

既然如此,那江南织造局的事情便先放一放,今晚海瑞便会到来,等他回来了便让他来审吧!”

锦衣卫那头领听后,突然打了个冷颤,连忙陪笑道:

“王大人,你说的不错,刚才的确是下官考虑不周了,大人大人身负为前线筹措粮饷,以及稳定浙江内部的重担,下官又怎么会让这种小事,影响大人呢?

下官今日便去处理,待织造局各种账目整理齐全,下官便押送杨公公回京了。”

如今的嘉靖对于锦衣卫可并不放在心上,再加上现在锦衣卫指挥使陆炳是个正派的人。已经有十几年,锦衣卫没有大兴牢狱了。

手上没权,自然直不起腰。

如今锦衣卫虽然名义上,和东厂属于平级关系。

但是东厂指挥使陈洪,可是司礼监的人。这一下锦衣卫隐隐就变成了,东厂的下属机构。

这锦衣卫的头领,虽然是锦衣卫北镇抚司的千户,但他可不敢轻易得罪宫里的人。

若是让陛下或是那位老祖宗知道,就是他没有按照王远的吩咐行事,导致海瑞查到了宫里。

那么可没有他什么好果子吃!

看见锦衣卫这头领服软了,王远也没打算抓着不放,点了点头说道:

“多谢王千户体谅,本官定然会和陆指挥使称赞的。不过本官收到消息,海瑞今晚便会回来。

王千户查抄的速度可要快些,否则海瑞若是拦下来,那本官可没有什么正当理由,放尔等离开了!”

“是,是…下官这就去!”锦衣卫那头领连连点头,带着他的下属转身就回了织造局。

嗯,解决了一处眼线,就剩下最后一处了。

想到这里,王远又将目光瞟向了李百户:“李百户,先前本官让你查的那二十一个官员,如今查的怎么样了?”

李百户听后,脸上流露出犹豫的神色,不过在看见王远那平静的眼神,立刻就硬着头皮回答:

“大人,属下无能,有一个名叫钱富贵的官员,属下实在是查不出他有什么罪行!”

王远听后仔细思索了起来,这钱富贵的资料,瞬间便在他脑子里回忆:

【钱富贵:嘉靖二年生人(三十九岁),湖广安陆人,举人出身,八年前走了严家的路子,当上了一个县令。

如今八年过去,因为本身能力不行,再加上尴尬的科举成绩,一直都在七品县令的位置徘徊……】

这个人也正是,王远挑选那二十一个官员中,官职最高的两个人之一。

这人的确很不错,虽然一把年纪能力不行,科举也不行,这么多年也没有一件利民的政策。

但是他有一个优点,他并不过多插手百姓的事情。他所带着的那个县,这八年一直以来都是无政府状态。

有啥案子搞不清,自己解决。

哪里有了冤情,自己解决。

就连科举的试题,也让他的师爷帮他出。(他的师爷很是赚了许多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