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大明权臣:从嘉靖朝科举开始 > 第259章 挡财路的胡宗宪

第259章 挡财路的胡宗宪(2/2)

目录

这些桑田,都是上好的良田,每亩都能卖到到三十五石粮食左右,折合现银也就是三十五两。

一万三千亩桑田,也就是四十五万多两银子,要是换成丝绸也就是两万多匹。

一万三千匹丝绸,加上现在的两万多匹,总共就接近了四万匹了。

除此之外,我家主人在杭州、苏州、南京、扬州,共有绸缎行一百零七家。

都是各个城池中的上的铺面,一个铺面按如今的价格折算,也能八千多两银子。二十家铺面折合丝绸,便有一万多匹了。

这加在一块便是五万匹丝绸。

最后还有我家主人,这一次借给淳安、建德,一共一百船的粮食。

每船粮食有三万石,共计三百万石,你们五个一分,五座作坊就可收粮债六十万石粮食,这些也可以抵上的丝绸三万匹。

这加在一块便是八万匹丝绸!而各位只需要拿出十万两,便可以盘下来,也就是仅仅花费两万匹丝绸,也就是四十万两而已!”

几个商人听他这样一番细算,心中都有了底,不过脸上依然没有露出表情,只是又开始私下与交谈起来。

郑必昌、何茂才两人对视一眼,都看出了对方眼中的喜意。

“这里没有你的事了!”何茂才立刻对那个管事说,然后又看向了看押他的人说道:“把他押回牢里去!”

那管事身后,两个看押的士兵听到后,立刻就将那管事带了出去。

何茂才接着扭头,对那几个还在交谈的徽商说道:“各位现在心中都有底了吧,如何?你们可愿接手了?”

那几个微商立刻停止了交谈,齐齐望向了,最年老的那个商人。

那名老商人,也看向了郑必昌说道:“等等,还有一项没算上呢!织十万匹丝绸,所需要人工费用就先不说了,就说说对应的生丝?

若是按市场价格,怎么着也得二十万两银子。算上刚才的那那些,就是整整六十万的银子!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了!”

何茂才激动的想站起来,不过郑必昌伸手阻止了他,慢慢看向了几位商人:

“我正准备和各位说清楚呢!照着刚才的算法,各位也就是要亏损一些罢了。

但这一次,谁要是接下了沈一石的作坊,以后可就是属于宫里的人了,其中好处也不必我多说了吧。

沈一石短短二十年,便能发展到如今的地步,靠的难道是他的能力吗?

凡是这一次愿意接手五座作坊的人,你们原来的作坊,也可以并过来五座。

加在一块十座作坊,一起免交赋税。而且今年十万匹丝绸所需的生丝,我们布政司衙门也给你们贴补一半。

那你们亏损的也就不多,仅仅三十多万两罢了。

但是今后,这十座作坊能产生多少的钱财。各位都是大商人,也就不用本官再继续说了吧!”

几个徽商脸上,依旧没有什么表情。只是那个中年商人问道:“那我们每年十座作坊,需要向宫里缴纳多少丝绸?”

郑必昌看到几人问到这里,以为事情成了,便笑着说道:“这个宫里都是有定数的,每座作坊是三千匹丝绸。十座作坊每年也只需要,向宫里上供三万匹丝绸。”

几个徽商听后,立刻又盘算了起来,接着又是一番低头交谈。

最后是由那个老年徽商,代表大家说话:“抱歉,请两位大人见谅了!沈一石的这些作坊,恕我们不敢接手!”

何茂才立刻便急了起来:“合着我们谈了大半天,账都算得这样清楚了,你们还不接受?”

那个老年商人陪笑两声说道:“刚才何大人也说了,有很多商家愿意接受。既然如此,我们也就先退了。”

这一句话,把何茂才顶得噎住了,半晌都没有回过神来。

郑必昌看见情况不妙,连忙说道:“你们不想接手,但是胡总督的面子我们可抹不了!

这样吧,五座作坊今年只用交八万匹丝绸就行,这样你们也没什么亏损!”

这话一说完,立刻有几个商人忍不住露出了喜色。这条件实在是太好了,相当于白送送他们家族无数年的富贵。

不过那个年老商人和中年商人,都脸色阴沉了下来。

年老商人先是瞪了一眼,那几个露出喜色的商人,这才望向了郑必昌:

“郑大人你一句话,就给我们减了十万匹丝绸。这个数目,宫里面问起来,郑大人只怕担不起吧。”

一向温和的郑必昌,也有些动气了,直接便冷哼了一声道:“哼,这就不是你们该担心的了!我乃浙江布政使,出了任何事情,担子自然由我来担着。”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