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百姓的看法(1/2)
老者兴奋地说道:“你们外地人不知道,这个海老爷是裕王派来的人。”
“哦。”锦衣卫的领队拖长了声音,装出一副赞赏的语调,笑着说道:“您虽然远在乡下,但似乎什么都知道。”
老者有些得意:“在乡下又如何?去不了外边,还听不到外边的消息吗?”
锦衣卫的领队转回到了正题:“确实如此,有些时候隔得远些,反而能看得清一些。对了,那江上的这么多粮船,又是怎么回事?”
老者感慨起来:“皇上还是好的,裕王也是好的。他们派了海老爷来为我们主持公道。
江南织造局,一定也是奉了皇上和太子的密旨,帮助海老爷,这才给我们送来了粮食,让我们度过灾荒。”
锦衣卫的领队,听他如此胡乱猜测,忍不住笑了。
老者有些皱着眉头问道:“你不相信?”
锦衣卫的领队摇头,立刻回答道:“不是。我是说既然织造局把粮食运来了,为何还留在船上,不借给我们?”
老者神情凝重的说道:“不是不借,是我们现在不愿意去借。”
锦衣卫的领队疑惑的问道:“你们不是急需粮食救命吗?怎么又不愿借了?”
老者看了看大船的方向,叹了口气说道:“官府说了,借了粮食以后,就要把田地都改种桑苗,大家因此不愿借。”
锦衣卫的领队问道:“听说种桑产丝比种粮更赚钱,为何改种桑苗你们反而不愿借?”
老者用一副,你还是太年轻的眼神,看了这锦衣卫领队一眼,摇头说道:“现在已经是六月中旬了,现在种桑苗,今年也收不了多少丝。到时候官府让我们还粮食,我们还不起,田地被收走怎么办?”
锦衣卫的领队说道:“这粮食不是皇上借给你们的吗?皇上不催你们还,谁敢催?”
老者一拍大腿说道:“说是皇上借的,其实是那个大老板沈一石和省里的人,在我们海老爷的压力下,打着织造局的旗号借的。
皇上离我们这么远,到时候海老爷如果升官调走了,谁来为我们做主?”
锦衣卫的领队说道:“难道你们就打算这样与官府僵持下去?”
老者摇摇头说道:“只要官府不逼我们改种桑苗,我们就借。借了粮食,我们赶插秧苗,到了十月收了稻谷,还一半留一半,这个灾年就能熬过去了。
几十船粮食都在江上,一日两顿,到时候就有粥喝了,总不会有人,敢把皇上运来的粮食再运回去。”
“我明白了。”锦衣卫的领队站起身,转身就想要离开。
“你明白什么呀?”锦衣卫走远了,老者还在自言自语。
锦衣卫的领队笑了笑,也不在意,就打算迈步离开,不过就在这时,老人身后传来了一个激动的喊声。
“阿爹,不用改桑田了,不用改桑田了,咱们去这些粮食吧!”
听见这声音,准备走的锦衣卫领队,又顿住了脚步,立马回头望向了这人。
这是个面容憨厚的中年男子,身上只是用几块破麻布挡住裆下,其他都是赤裸裸的。
之前还一直坐在原地,老神在在的老头,此时也不淡定了,一下子站了起来,向着自家儿子望了过去。
“老幺啊!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快快跟我说清楚。”
锦衣卫的领队,见到这老头已经发问,于是就没有询问,只是在一旁听着。
那面容憨厚的壮汉,跑到两人跟前后,先是双手撑住大腿,喘了两口气,这才说道。
“俺和俺大哥,去那边领稀粥的时候,看见有几个衙役,在那里贴着公告。
俺们就让周秀才,给俺们讲了一下。上面就说海老爷改了主意,不叫俺们改桑田了,他打算直接购买,买下来由朝廷直接改。
而且买的价格很高哩!就和正常年景一个价,一亩上等田足足卖二十二两银子,或者二十二石粮食。”
“什么?”老者和锦衣卫领队都惊呼了起来,一副不可置信的表情。老者急忙又开始询问:“这可如何是好?莫不是海知县被我们惹烦了?不打算借我们粮食了?”
那满脸憨厚的中年壮汉,此时立刻摇了摇头说道:“阿爹,不是这样的!那公告上还有呢,说是海知县打算弄什么以工代赈!
具体是啥意思,俺也不知道。听周秀才说,就是俺们给县衙干活,他给俺们粮食。”
锦衣卫的领队听到这里,脸色有些黑了下来,本以为海瑞是个什么好官,没想到这样压榨百姓,不由得冷哼一声说道。
“哼,之前听你们的描述,还以为这海瑞也是个什么清官,没想到这样压榨百姓,这不就是徭役吗?在这样的荒年便压榨民力,简直不知所谓,某家定要去省里告他一状。”
中年壮汉此时,才注意到锦衣卫领队的存在,立刻露出了警惕的神色问道:“你是谁?什么时候过来的?”
老头此时也反应了过来,摇了摇头说道:“老幺,你这是干什么?这是一个外来的商人,之前还和你爹聊的挺好的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