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对线严世蕃(2/2)
其二,粮食问题我们也是解决了,浙江边上便是两个产粮大省,江西省和南直隶,调粮入浙江轻而易举。”
说完这两点,严世蕃恭敬地向嘉靖行了一礼这才说道:“至于第三个问题,那就更不是问题了,陛下英明睿智,这又是为了那些刁民们好,他们怎会拒绝?难道他们连好坏也分不清?”
讲了这么半天,一点有用的东西都没有,王远也是不耐烦了,直接就问起了核心问题。
“小阁老,我且问你,你说的从江西、河南直隶调粮,这个粮食是免费送给改种桑树的农人吗?”
“这个自然不是,当然我们会先借给他们粮食,等桑树开始产生丝,再让他们慢慢还便好。”
王远听到这话,突然哈哈大笑了起来,一手指着严世蕃就喝道。
“无知!小阁老没想到你如此无知!浙江总共有一百四十六万户、九百百二十万人口。
一个正常劳动力,一天就要吃三斤的粮食。向着老弱妇孺均衡一下,那么所有百姓,每天每人至少也需要一斤的粮食。
这一半的人口就是五百万人,每天就要消耗五百万斤粮食,也就是四万石粮食。
就如小阁老所说,至少也得要等一年之后,百姓才有糊口的粮食。这一年也就是一千三百万石粮食,这些你撑得住吗?这可是我大明半年的税收!”
严世蕃听到王远的怒喝,也是气的面色一阵青一阵红,但是也想不到什么反驳的话,只得暗暗生着闷气。
不过严嵩就没那么好糊弄,此时他亲自上来对线。
“呵呵,年轻人不要火气这么大嘛,好好商量事情都能解决的。
王修撰这话十分有道理,看样子王修撰在翰林院也没有闲着,对于国家大事也都是了若指掌啊。
不过,王修撰还是年轻了些,有些事情你看不懂啊。
就普通百姓真正吃粮食的能有多少?尤其是浙江这种六山三水一分地的地形,百姓们若真靠着地里长出的粮食,恐怕早就饿死了。
浙江的山脉很多,桑农们空闲的时候,可以上山拾柴火、打野味、寻药材等等。
浙江的水系也很发达,桑农也可以下河打鱼。
便是实在不行,也可以进城找些零工,至少码头的工作是很多的。
真正需要借粮食的,恐怕只会有王修撰你说的三成,那也就是五百万石左右。
而这粮食也不是一次性给清,断断续续的给,朝廷的压力也并不是很大,无非勒紧裤腰带过两年罢了。”
“严阁老所言甚是,不过……”
没等王远将话说,严嵩就摆了摆手冲着嘉靖说道。
“圣明无过陛下,王修撰还是少了些磨砺,看待事情过于片面了,不过他的那颗,为百姓着想的心是好的。”
嘉靖本就想同意,此时听到严嵩给的台阶,立马就点头。
“也是,王修撰你不也说了,这并不是恶政吗?既然如此那便先干着吧,哪怕遇上嫌麻烦,咱们解决了便是。”
看见嘉靖决心已定,王远的诸多话语也只能藏在肚中,恭敬的说道。
“诺!陛下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