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1/2)
这一次的安南之行事关重大,一则承载的货物货值十分之高,另一则,也是暗含着抢夺安南国的贵族买办之争。
安南,也便是后世的越南,曾经有一度被纳入了大周朝的领地,后来因为一些政治地缘因素,又独立开来,成为了大周朝的藩属国,每三年都会向大周朝纳贡一次。
这些年来,两国之间相安无事,边缘贸易也就兴盛起来。
安南国虽然如今已经独立,但是所有的政治制度都是依照大周朝而建,不管是中央上的六部制度和都察院的监管制度,还是地方上的管理制度,几乎是一比一复刻了大周,同时,因为早前被大周统治过,曾强势推行汉语,语言文化和生活习俗方面也和中原大陆极为靠拢。
在安南国,他们的官方语言就是汉语,他们同样实行科举取士,而要入科举取士的门槛,首先就是要会写汉字说汉语。
虽然在安南国的民间大部分人依旧说的是越南语,但是在精英贵族阶层,更以汉语为尊。
因为有着相同的文化底色,所以将一些名贵之物卖往安南,当地贵族是接受十分良好的,这也催生出了一批安南买办,专行替当地贵族采买一事。
这一次押送货物之人,以郭宝成为首,江莽次之。
江莽自觉年纪渐长,其实在这方面已经有了力不从心之意,若不是手底下还有那么多的兄弟要跟着自己吃饭,他其实早就有了隐退之意。
现在沈江霖接手了他的马帮,以往他的马帮是将兄弟们集合起来,各自掏出银子采买货物,再集中到一起去贩卖,由他做主事人,若是这一批货特别顺利,江莽还会从自己的所得之利里面掏出一部分来分给底下的弟兄们。
若是不顺利,那么不单单是一无所获,还可能命都交代在那里。
过去的马帮,绝对是一项高收益高风险并存的行业。
而现在这支队伍却和以前截然不同了。
他的兄弟们被编为衙门中的护卫运输队,不管参不参与运输,每个月都有二两银子的饷银,可谓是旱涝保收,若是有出行任务了,他们想要多挣一点银子的,只需要将自己的银子给到县衙,由县衙统一采买成货品运输出去,等到挣了银子之后,去掉路上的一应花销外,上交两成给县衙,剩下的八成归他们自己所有。
而县衙不仅仅给他们配备了正式的武器装备,还花重金训练了一支五十人的火铳队,跟着他们一起前往,光是这样一支队伍行走在路上,江莽都觉得无人敢来招惹。
这就是野路子和正规军的区别,所有人一瞬间都感觉到安全感爆棚,不再有过去那种朝不保夕之感。
江莽这次的任务,便是引荐安南这边的买办给郭宝成认识,并且和对方说明以后得交接人是谁,再往后,他便不再出面了。
一路上还算顺利,除了在石屏县被扣留了几日放行后,他们便一路直达安南皇都河内,那名买办名叫李仁泽,此人也是个厉害的角色,精通汉语、越南语、朝鲜语、日语,几乎周边国家的语言他都能听说读写,为人更是精明,不仅仅在安南有自己的势力,在海上同样有好几艘自己的大船,每年进行海上贸易,帮这些贵族们搜罗奇珍异宝再东买西卖,生意做的十分之大。
李仁泽三十几许的人物,从他父亲时代起,他们家族就开始做这门生意了,而他不仅仅继承了他父亲的衣钵,甚至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势。
李仁泽听闻是江莽到了,十分热情地邀请对方到了他的府邸上,一幅大宴宾客的架势。
李仁泽的府邸十分豪奢,若不是郭宝成在京城中经常出入荣安侯府,也去过富甲天下的扬州府,或许面对这样一座和江南园林十分相似的府邸都要有些失态了。
只是到底李仁泽并非土生土长的江南人氏,学的了形学不来意,假山流水固然有点意思,但是九曲回廊的扶手都要用金箔包裹,就显得格外显眼不搭了。
一行人分宾主落座后,李仁泽又让人叫来了府上的歌姬,美酒美食美女招待各位,招待完了之后,提到生意的时候,李仁泽却是先声夺人,作出一幅为难状:“郭大人和江帮主有所不知,前几日我刚刚收下一批茶叶和绸缎,如今上面的人并不缺这些,我尚且还需要消耗一段时日,若是今日收下你们的货,少则一二月,多则三五月才能尽数销完,这积压之银便不知道凡几,故而我就明人不说暗话了,这次的货,比照上次的价格,还要低上两成,我才能收下。”
李仁泽人长得仪表堂堂,讲话也斯文,但是内里的意思却是赤裸裸的商人精明,刚开始谈生意,就要先将价格往下再压两成。
来的时候,沈江霖就交代过他们二人这次的售价底价是多少,并非他们说多少便是多少的,况且,上次江莽让出三成的利,其实已经让了很多了,这次若是按照上次的基础上再让两成,那他们的利润就相当薄了,像茶叶绸缎等物,算下来只是在进货价格上翻了一倍卖出而已。
别看翻了一倍卖也是很高的利润了,但是要结合他们采购了如此巨量的产品,又有沈江霖的人脉在里面牵线搭桥,本身的拿货价就比市场上的要低上不少,再加上他们为了保障路上的安全,这次是下了极大的血本打造的安保人员,光是他们的火铳、刀甲之物,以及他们这么多人在路上的花销,这一趟他们光是在这方面投入的本钱就有小一万两的银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