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仙侠修真 > 庶子无为(科举) > 第171章

第171章(1/2)

目录

卢掌柜压下喉咙间的颤音,目光死死锁定在亲信的脸上,反复确认:“已经卖完了那一船货都卖完了”

那一船货可是整整有一等皂八千,二等皂两万,三等皂十万块!

按照沈大人一开始定下的价格,那可是要二十万两银子的收入!

可问题是,他们原本想着,这些香皂送到北直隶,总是要至少卖到年底的,目前库房中的货,他们是准备销往安南等国的。

可现在才过去多久一个半月吧,居然又让补货,这是卖的有多好

亲信狠狠点头:“小的走的时候,北直隶那边的库存只剩下三成了,小的一路快马赶回,估计现在已经销售一空了!”

卢掌柜震惊的已经说不出话来了,等到回过神来后,立即带上人就往县衙赶去,他要赶紧将这个消息告诉沈大人!

其实,沈江霖得到的信息比卢掌柜还要早两天,数据也更加详实,这次所得之利,去掉所有开一船货的利润在十二万两左右,毕竟北直隶一口气铺开十家铺子,人员培训、铺子装潢等都需要银子,再加上一些政治上的打点,这些都是前期必要的投入。

在这十二万两的利润中,其实主要收益还是在高端的一等、二等皂,三等皂虽然卖出去最多,但是实际上产生的利润并不多。

这样的局面沈江霖早就想到过了,但是他的目标并非是利益的最大化,而是彻底盘活整个河阳县的经济情况,只有进行大批量三等皂的生产,才能让更多的百姓参与进来,迅速改善河阳县的民生。

而现在,第一船货的成功,已经极大程度的证明了沈江霖的正确性,哪怕现在还没到年底分成的时候,所有人已经不会再对沈江霖有任何置喙——只是发了一船货就有十二万两的利,他们想象不到,接下来如果将香皂铺子再继续铺往南直隶,卖往其他小国,会能得到多少银子

将五十万两的本收回来,只是早晚问题,而更大的利益还在等着他们呢!

自此之后,河阳县上上下下,对这位新来的年轻知县,只有一片赞誉之声,沈江霖再想做什么,都会得到极大的拥护和支持。

随着河阳香皂一批批地发出,银子又一笔笔地涌入,河阳县衙的账上金银以一个很恐怖的速度在增加着,河阳县的老百姓如今已经有了一个共识:只要手脚勤快肯干活,那就绝没有饿死的道理。

河阳县从村到城,再无无家可归之民,老弱病残者会被收容入“慈幼堂”,年轻力壮者,要么种地采花理药材,要么开荒修路造房子,运气好的就是被选入香皂作坊做工,若是能成为技术工或者能提出优化建议,那更是能够得到丰厚的奖金!

河阳县几乎是一天一个样,就连原本一直躲在山中的一些少数民族也开始渐渐走出自己的地盘,尝试着和山下的人交易药材和花卉,更有一些脑子活络的人,开始往周边县去采买花卉药材,因为河阳县县衙开的价格高,他们完全可以通过倒买倒卖来赚取其中的差价。

沈江霖听到。

他给河阳县的经济打入了一剂强心针,而整个市场的活跃度还需要靠每一个百姓的聪明才智,一个小的收购倒卖的团体,就意味着解决了3-5人的就业问题,百姓只有赚取了足够多保障他们生活的银钱,才会舍得去消费,而消费继续刺激新的生产和销售,一盘死棋才算是盘活了。

河阳县的百姓很快就发现,渐渐地,大家的生活都变好了不说,出门做小买卖的人也多了。

香皂工坊上工的人多,香皂工坊门口就开始有专门叫卖吃食的人,在他们上下工的时间叫卖,有推着小车的,有挽着小竹篮的,尤其是早食的摊子,更是五花八门,几乎想吃什么都在香皂工坊门口买着。

范从直经常去香皂工坊巡视,看到这样的情景后,他是马上汇报沈江霖,希望沈知县能出台政策管一管,否则那香皂工坊这么气派的大门口,全是一些贩夫走卒、弄得乌烟瘴气的还得了

结果沈江霖的做法,却是派人在香皂工坊周边另外建了一排简易小集市,那些做小生意的人每日只需要缴纳五文钱就能在固定摊位上占一天,既保持了整条街道的规整,又方便了所有人。

小老百姓有小老百姓的智慧,他们知道香皂工坊的工人月例高,舍得花钱,人流量又大,在那边做小生意,亏不了。

如此一来,又让许多百姓添了进项、刺激了消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