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仙侠修真 > 朱棣假死?那朕可就要征伐天下了! > 第142章 一触即发

第142章 一触即发(2/2)

目录

这还是朱高炽在赶时间的情况下生产出来的。

要是他不赶时间的话,他还想设计成分列式,一个母云梯可以分列成三到四个子云梯。

这技术实现起来就会有点费劲了。

尤其是大明这些人他们现在还没有达到能够完全理解和高技术的完成,所以需要朱高炽一次次的去磨合。

这就需要时间。

因此,朱高炽只能先解决眼前的困难,先运来一批,之后他要打造蒸汽大明的时候,再来说开发更多的武器装备的事情。

只要眼前的事情解决了,以后有的是时间去研究。

这算是小试牛刀的产品了。

然而就是这样的产品,在朱棣等人看来,这简直就是天工开物了。

没有什么工匠技术能够比得上这样的产品了。

朱棣看着这些云梯,当下就下令,让秦放和樊忠一起负责人员的编排。

然后在四个城门进行一起进攻。

他们不是有什么快乐丹的加持,战斗力得到了提升吗?

那么就让他们四面受敌,到时候看这个朱允炆能不能够应接得过来。

朱棣则是要自己主攻南门。

这南门是金陵城最坚固的门,也是当年他靖难之役的时候没有进去的。

这一次他要弥补这个遗憾。

他要光明正大的打进去了。

秦放和樊忠还是有些担心,连忙劝道:“陛下,你的心思我们都了解,可是这南门是最难的地方,应该是朱允炆会亲自重兵把守的,这里可不好打啊。

你是万金之躯,还是不要冒险了吧!

我们都知道你的军事实力,可是这毕竟是攻城之战,刀箭石头等等都无眼,我们怕你有一点点的受伤啊。”

朱棣哪里能不知道他们的想法是什么。

但是他现在早已经把生死置之度外了。

人都是这样的,有些人是见惯了生死也就不在乎生死了,还有些人他们对生活觉得没有意义了,也可以不在乎生死。

但朱棣是属于他已经自己死过一次了,所以他根本不在乎自己的生死。

他也知道这会让手下的人难堪,于是他说道:“你们放心,我要是有什么三长两短的你们就当我是一个老兵就是了啊。

反正天下人也都知道我已经死了。

这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但是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是我和朱允炆要血战的机会,我不会错过。

你们也不用劝了,我的决定已经下了,就不会改变,好好去准备着,明日一早,太阳一升起,我们就攻城。

日月山河用在,大明永在。

朱允炆这种乱臣贼子,当由我亲自斩之方可解心头只恨啊。”

秦放和樊忠见劝不动朱棣,也没有别的办法。

他们只能在背地里帮助朱棣这个南门方向尽量的准备精兵强将,然后让这四个兄弟照顾好他。

因为他们还有各自的任务要做。

真正打起来了,他们也就没有办法去照顾朱棣的安危了。

朱棣身边的四个兄弟当仁不让的,他们会和朱棣一起在金陵城的南门进攻。

他们四人倒是学过很多的攻城战略,这都是他们在训练的过程中,必须要掌握的技能。

他们在训练的时候,每一个人都要学习的各种兵法战法攻城之法,只不过他们还是属于理论阶段。

他们出生到现在时间也不长。

第一次是皇位之争,他们只是出来亮了一个相就把别人给吓破胆了,他们不战而胜了。

第二次是在大明的境内和马哈木对战,这个过程中,他们大多数还是得益于王钊的妙计,所以赢得还是十分轻松的。

即便是马哈木的骑兵很强大,可是在王钊的一连串的计谋之下,还是直接让他们团灭了。

当然他们也是有了实战的机会,至少在嗜血性上面没有了问题。

很多第一次上战场的士兵,无论的背后理论知识学得有多好,可是真正在战场上面的时候那才是真正考验心里素质的时候。

因为,随时都可以看到有人头落地,手脚横飞,血肉模糊,整个空气中都会弥漫着血腥味。

这种东西是在平时哪怕是有意训练过的,和真正的实战也是不一样的。

好在,他们现在已经突破了这一层的经验,也算是一个能够应对的士兵了。

加上他们的学识,所以他们还是要比其余的士兵有更多的想法的。

他们会帮助朱棣和护住朱棣的安全的。

这一点就算是秦放和樊忠不特别交代他们也会如此的。

现在,朱棣这边的人,上到朱棣他们,下到每一个士兵,都是信心饱满,他们很多的人都参与了云梯的组装,他们第一次见到这么精妙的云梯。。

还可以这么的简单安装,安装了之后效果还是很好的。

这就是了不起的事情。

他们看到这个云梯,再下去和其他的人一说,当然人人都信心满满了。

再加上朱高炽的优待政策,让他们对于生死已经不再是那么的看重了。

以前可能是因为军令的缘故,他们不得不去上,不得不冲锋,这是一种被逼迫的情况。

然而有了朱高炽的优待政策之后,他们不仅仅是会去冲锋,还有一种自愿的成分在里面。

大不了就是一死,死了家里人还可以得到他的福佑。

这就是以前他们没有的。

所以,朱棣这边是军心齐,战斗力爆棚,恨不得现在马上就天亮。

恨不得今天晚上不睡觉。

这种军队的战斗力可想而知。

当然朱允炆这边的士兵也是精神百倍,这是被逼的被药物挟持的。

不过,不管怎么样,双方都是时刻准备着。

大战也就一触即发了。

朱允炆这边的人马没有那么多,只不过他也有很多的新兵。

这些人也可以做上补充。

朱允炆这一晚偷袭成功,又收服了江南士族,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还是亲自督战,就在金陵城楼上面随时准备应战。

双方没有人去打探消息了。

空气中都弥漫着杀气。

时间就这样流逝着。

一夜时间朱棣这边的士兵更加修复了精神状态。

只听得一声鼓响。

士兵们早已按奈不住了,他们按照昨晚分配的队形,在太阳升起的时候,如雨点般朝着金陵城楼杀去了。

一场血战开始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