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气氛微妙(1/2)
易喆站在门口,没急着进。
他眯着眼,看着这间破破烂烂的小屋,指尖轻轻敲着裤缝。
半晌,他笑了,回头对谢沅珊说:
“沅珊,这地方,咱们留着原味吧。”
她挑眉:“你想做什么?”
“开一间可以写歌、读诗,也能过夜的共创空间。”他语气很轻,却特别稳。
“留破旧的木梁,留斑驳的墙壁。”
“铺上地毯,放些旧沙发,留一张可以写字的长桌。”
“灯不装顶灯,只放落地灯和台灯。”
“让来的人,可以在夜里写一首词,读一本诗集,喝一壶老茶,或者……什么都不做。”
谢沅珊看着他。
眼里有一点点柔光在晃。
她没笑,只点了点头:“可以。”
“我负责统筹施工计划。”
“你负责文化内容引导。”
“合作?”他伸出手。
她伸手,跟他轻轻一握。
“合作。”
摄像机怼在两人手上的时候,弹幕已经炸了:
【救命!!他们两个牵手都这么有仪式感!!】
【这是在签合同还是在谈恋爱啊啊啊啊】
【不是甜,是稳】
【他们真的是把共创当成生活,不是节目效果】
一周后。
书屋初步改造完成。
拍摄正式开始。
天色微暗,屋外飘着细雨。
棚内一盏盏落地灯慢慢亮起,光线柔软得像是能捧在手心里的温度。
书架刷了清漆但保留了旧木的纹理,桌子是重新拼接的老榆木,沙发是二手市场淘回来的棉麻布艺。
角落里,还放着一架轻微走音的老钢琴。
节目组邀请了十位素人,都是各行各业的普通人——老师、书店店员、手艺人、社工……
每个人可以在这里写下一段话,或者读一首喜欢的诗。
山南负责坐镇,给想写词的人一点点指引。
谢沅珊则在后台协调场地、灯光、录音,确保一切顺利。
没有人催,没有人赶。
慢慢来。
深夜十点。
一位穿着旧外套的年轻女孩,推门进了屋。
她叫林然,二十五岁,是本地的咖啡馆兼职生。
一坐下,她就怯生生地开口:
“我不会写词,也不会唱歌。”
“我只是……有点累了。”
“想写点什么。”
易喆拿了张白纸推到她面前。
笑着说:“没事。”
“你就写给自己看就好。”
女孩低头,在纸上慢慢写着。
一笔一划,很慢。
易喆坐在对面,没催她。
只静静地翻着桌上的一本旧诗集。
半小时过去。
女孩抬起头,眼圈红红的。
她递过那张纸,声音小小的:
“我……只写了一句话。”
【夜太长了,我怕自己熄掉。】
易喆接过,轻轻叹了口气。
拿起笔,在纸角写下了另一句话:
【如果夜很长,就让我做你盏小灯。】
没有修饰。
没有雕琢。
只是温柔又坚定的一句。
女孩捂着嘴,眼泪啪地一下掉下来。
弹幕瞬间爆炸:
【山南深夜词!!!!】
【这是什么天降神词???】
【太温柔了吧啊啊啊啊啊】
【如果夜很长,就让我做你盏小灯……我哭了】
【这才是山南,不是顶流,不是热搜,是能在夜里陪人的声音】
#山南深夜词#直接冲上热搜第二。
后台。
谢沅珊看着弹幕,没说话。
只默默拍了拍易喆发过来的那张手写词。
发到工作群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