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7章 二探(1/2)
吴用以为自己触动了某种机关,心下一动,静待周围变化,可接下来没有任何动静,抬脚仔细看,才发现是他自己多想了,根本不是什么机关,踩到的只是一块碎裂的玉片。
他蹲下捡起其中一块,一眼认出来这就是普通的润玉,放在外界凡间或许会值得些许钱两,但在这里,委实算不得什么。
也难怪被这样随意丢在地上。
吴用可以想象一个人闯进这里,四下搜翻,没有任何的收获,瞧见这枚玉片,以为是什么宝贝,结果发现只是稀松寻常,气恼之下,恨恨砸碎在地上。
至于此人是谁,或许是吴氏失踪后闯入这里碰运气的人,或者是各派知晓后派来查探的弟子,或许是罗山阴鬼,这已是无关紧要。
翻看两眼——“咦!”
吴用捡起其中一块碎片,发现这块碎玉的背后有刻着几个字,他立马在碎片里翻翻拣拣,又找出来了几块刻着字的玉片,但并不完整,只能依稀看出来似乎是什么凭证,一种参加吴氏族内某种大会的凭证。
想到这里,他忽然记起来了一件事情,当年他第一次进入秘地时,曾经出现过一段来自于“吴用”的记忆,记忆里“吴用”进入秘地的时候,曾经遇到看管秘地的家老,后者曾问吴用“为何不去参加祭妖大会,而选择这时候来取妖灵之血”。
记忆逐渐清晰,吴用记得,这祭妖大会是吴氏族内的一场盛事,每年一开,这场大会的主角不是族内的成人们,而是所有的后辈弟子,尤其是十来岁的年轻弟子,祭妖大会后,他们会在接下来一周之内准备祭炼妖灵之血,完成与妖灵之间的契约。
取血并没有具体的时间要求,只要在一周内完成即可,当然,提前数日也可以,许多弟子怕被别人取走了心仪的妖灵血液,所以都提前取走了,这在吴氏组内是得到默许的,而“吴用”当时并没有提前取血,他是吴氏族内十分普通的一名弟子,虽然聪敏,但颇为内向,修道天资也只是普通,他没去参加祭妖大会,而是在当日夜里来提前取血,老人同意了,然后……
然后就发生了一系列的时间,“吴用”遇到邯鼓,那神秘人出现,然后吴氏灭族,邯鼓带着“吴用”逃离小极北,一路来到大晋,再后面邯鼓失去知觉,沉睡在他体内,“吴用”因为身体虚弱,无力再入道途,最终在一家酒楼内做学徒来养活自己。
直到他的出现。
‘对了!这祭妖大会是吴氏族内的盛典,必然会有记录,举行前会先祭祖,我大可以去吴氏陵寝找寻线索!’
祭妖大会干系到吴氏的年轻一辈传承,是家族对未来的展望,每年举行前吴氏都会先祭祖,祈佑家族兴盛,并会在祭祖大典上让本次参加祭妖大会的后辈弟子执香礼拜,也因此会有当年祭拜的名录。
吴用精神大振,立马起身,快步走向院子外。
【有线索了?】伏龙剑问道。
吴用不好仔细去说,含糊其辞:【算是,有个想法,先去看看。】
他离开这座院子,最后深深回望一眼这座“吴用”曾经生活于此的院落,前往吴氏的家族墓地。
这座墓地位于衡闾山的山壁高处,原本有禁制存在,只能通过山壁边的栈道前去,如今早已没有禁制纤智,吴用一路腾飞,不过片刻功夫就来到了墓地的门口外。
这里有一面内嵌在山壁内的石碑,高三丈三,宽一丈,写着“吴氏祖地”四个方方正正大字,不同于别处只有稀少的阴景宫弟子巡逻,这吴氏墓地的洞口外有整整一队的阴景宫弟子驻守,乃是阴景宫掌教左恬专门派弟子在此据守,不容许外人对吴氏墓地做出大不敬之事。
这是他能为当年好友做的最后一件事情。
以吴用如今的手段,自然轻松随意便进入其中,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山洞高阔,入内先是一道长廊隧道,山壁与洞顶砌满了晶光靓丽的砖石,每一片砖石上都雕刻着各种形态不一的异兽,或龙或凤,或虎或豹,张牙舞爪,脚踩风云雷电,神威赫赫,两旁洞壁上挂着长明灯,昏黄的灯光印照在光滑的砖石瓷面上扭曲四散,这些异兽活了过来,仿佛进入了一个光怪陆离的妖兽世界,随时可能从云头上扑杀而来。
据说当年不少年幼的吴氏弟子走在这条长廊内两腿颤颤,有不堪的转身就逃,不得已等到年岁大些才能来祭祖。
穿过长廊,一方开阔的洞室出现在眼前,顶高至少三十来丈,百来丈见方,一块块半丈高的石碑极为工整地竖立在一起,正中心站立着一个身穿道袍的中年方士雕塑,他五官端正,左手挽着拂尘,右手提着一卷竹片书,吴用认得,正是吴氏老祖吴通真。
走进墓地内,一股庄严肃穆的气息扑面而来,身边时一块块的墓碑,头顶洞壁上挂着藤草花蔓,互相缠绕在一起,犹如一圈圈的花帘,只是因为常年无人打扫显得有些繁乱。
他的目光在石碑上的刻字扫过,“吴通真长子”、“吴通真次子”、“吴通真长女”……乃至吴通真后辈的后辈,这里安息的都是吴氏祖辈与吴通真的直系亲属,走到最后一排,一条向下的螺旋通道出现在眼前。
吴用沿着通道走下去,走出最后一档台阶,转角后是又是一片成堆竖立的石碑,这一层规模和上层类似,只是洞顶要矮些,石碑上刻着的字也都变成了“吴通真四代子侄”之流,末端如出一辙,又是一条向下的螺旋通道,同样构造的一层墓室,只是这里沉睡都已经是衡闾吴氏十七八代的弟子。
直到第五层开始,前排只有稀稀落落的石碑,但不再刻字,一个个坑洞裸露着,似乎在等待着谁来沉睡其中,一直往下,还有四层,统共九层墓室。
吴用在九层都逛了一圈,可惜没有任何发现,回到一层,他来到正对着吴通真老祖的祭坛上,长大的香案上摆着香炉与各种贡品,瓜果蔬肉早就已经腐烂成黑色的烂渣,香炉香灰上堆积着蛛网与灰尘,正面面对吴通真的位置上跪着一具皮肉枯骨,穿着长袍,拜倒在地。
吴用饶过他,来到香案边,这里竖立着一份名册,正是当年那批参加祭祖大典的吴氏弟子,吴用轻拍表面,灰尘扑扑,抖散后打开,一页一页翻看,在最后几页上找到“吴用”的名字,后边跟着父母的名字。
父:赵初阳
母:吴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