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2章 星辰大海(先发两章)(2/2)
“我们成功了!”
“我们也踏入太空了!”
“……”
此时,不论星上载荷工作情况如何,至少我们已经成功的掌握了人造卫星发射的全套技术。
防工委领导看向高振东:“振东同志,有什么感觉”
高振东哈哈大笑,说出了那句自己上辈子听得最多的一句话。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防工委领导哈哈大笑:“说得好!说得好!这句话,你们要记住了!”
一旁的火箭发射总指挥也笑了起来:“这位同志说得太好了!浪漫、磅礴!”
此时,同志们已经从发射成功的兴奋里暂时的走了出来,他们还有工作要做。
火箭发射总指挥也重新拿起了指挥话筒:“启动星载载荷任务!”
同志们坐回自己的座位,开始紧张忙碌的操作起来。
外面的戈壁滩上,几台巨大的抛物面天线指向幽暗的星空深处,一道道无形的电磁波携带着指令,飞向了宇宙。
无形的电波往来,织成了一张张无形的大网,要趁着卫星还在我们能通信的时候赶紧下达指令,要不然就得等它绕地球一圈回来才行了。
“星载任务启动成功!”
“太阳能板发电正常,电池组正常!”
“数据采集任务成功启动。”
“数据广播正常……”
“广播信号正常……”
“语音、数据轮播启动……”
随着这一声报告,在旁边的一台接收机里,传来了一阵音乐声。
虽然质量不是很高,和hifi佬要求的音质相去甚远,听起来甚至有些像是压电陶瓷片发出的那种非常单调的声音,但听在同志们的耳中,却犹如天籁。
人们能很清晰的听出来那首歌曲的调子,甚至有人忍不住跟着唱了起来。
“东方……,太阳……”
同志们一边工作,一边唱和,声音逐渐变大,汇聚成一股洪流,在大厅中回荡。
防工委领导抓起了一旁的一部红色电话。
“叮铃铃铃……”京城,几位首长守在电话边,他们在等,在等那个好消息。
一位首长按下了免提按键。
“卫星发射成功!入轨精确、运行正常、工作载荷全部按照预期工作!”
几位首长对视一眼,眼中都露出了欣喜的神情,这一天,从嫦娥奔月的传说开始,我们等得太久了。
“好!干得好!同志们辛苦了!”一位首长笑了起来,声音爽朗。
“不辛苦!这是人民的胜利。”防工委领导的声音从电话里传来,很是清晰。
有工作人员应首长们的要求打开了一台特制的收音机,一阵特殊的音乐声从收音机里传出来。
首长们闭目聆听,手指在桌面上微微的打着节拍,跟着一起哼了起来,神情陶醉……
——
第二天早上八点,我国的电视、广播电台,以及《日报》的头版头条,发布了一条震惊世界的消息。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作为国内第一通信社,自然是有人在发射中心现场蹲守的,高振东那句话,被他们直接笑纳,作为报道的主标题。
一幅照片占据了《日报》的半个版面,确切的说,和邱小姐出阁那次一样,《日报》不存在头版头条,因为头版就只有这一条消息。
照片上,一枚火箭带着浓烟,在火光中冉冉上升,直刺苍穹。
“……卫星的成功发射,让我国正式成为实际上第三个掌握人造地球卫星技术的国家……”
原本我们是第五个,第一是老毛子,第二是旗佬,排第三的高卢人第一颗人造卫星是1965年11月25号发射的,第四个是小鬼子,至于约翰牛……它在这件事情上坐小孩那桌,1971年。
而现在,高振东小翅膀忽扇忽扇的,把我们送上了第三的位置,比高卢人还早了两年多。
“……我们的第一颗人造卫星,技术起点高,卫星入轨重量大,是所有国家第一颗卫星中,重量最大的……”
远征一号和原本历史上一样,改进自我们的中程导弹,但是这个时空里,我们的中程导弹射程达到了3500公里,打依然是差不多高的轨道,但是载荷可就重了很多。
“……我们的卫星重量是白熊第一颗卫星斯普尼特1号的3倍,旗第一颗卫星探险者1号的30倍,其上搭载了大量试验载荷和任务载荷,不仅是试验卫星,同时也是一颗具有一定工作功能的工作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