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里的大国宗师 > 第1119章 什么都不浪费(今天三章,先发两章

第1119章 什么都不浪费(今天三章,先发两章(2/2)

目录

高振东倒是知道的,别说30公里了,就算是射程打个对折,在自己上辈子的时候,真正成熟都是90年代的事情,哪儿有挑三拣四的机会。

他知道同志们最担心的是什么,笑道:“其实同志们也不用担心新弹搞出来了,改装的驱逐舰上现在这个弹的发射装置就浪费了需要重新换,不至于。”

“真的”同志们都转头看向他。

高振东点点头:“同志们别忘了,改装的驱逐舰上,那个导弹发射装置比较特殊,这么说吧,就算有了新弹,只要新弹按照相关标准进行设计,就不用担心这个问题,就中间时间生产这点儿30k型号导弹,估计搞搞训练也就用掉了,什么都不浪费。”

这话有的人只能听个大概,但是防工委和海装局的同志却是明白的。

正在改装的四大金刚,改装的是高振东提出来的垂直发射装置!

虽然不像新设计的驱逐舰一样用正儿八经的井式垂发装置,但是当时海军是选择了在船尾安装挂逼式的垂发,这种垂发依然具有一定的通用发射能力。

“对,振东同志说得对,基本情况就是这样,的确是不用担心导弹和发射装置浪费了。”海装局的同志喜笑颜开,连浪费这一点都解决的话,那这件事情就没有任何可以被反对的点。

“还能这样怎么实现的”

“不知道,不过这是海军的装备,估计除了他们的人谁都不知道怎么弄的。”

“那高振东同志怎么知道”

“你这不废话嘛,你猜他为什么知道”

“那会不会现在装的雷达被浪费了,需要换雷达毕竟射程远了这么多”

诶……这是个问题。

导研院的同志却是乐呵呵的,胸有成竹:“不会,是这样的,现在这个导弹用的雷达技术,主要来自高……我们的高级技术专家提供的功率管、雷达体制、天线、信号处理等技术,都是具有世界先进水平、乃至领先的,最终雷达的性能有点溢出。这么说吧,现在这个导弹只能打30公里,是因为它只能飞30公里,而不是雷达只能看得清30公里。”

这里这一堆语焉不详的技术名称,分别代表了行波管、脉冲pd、平板缝隙天线、数字信号处理器,都来自高振东。

高……,防工委领导看了导研院的同志一眼,这也是个不把门的。毕竟这里人多,而且所属单位很杂,这事儿不管大家心里有没有数,都不合适说出来。

而高振东给他们的指导和提供的技术,主要就在雷达上面,当然,还有导弹的发动机推进剂,至于其他东西,像是气动布局之类,高振东反倒什么都没管,毕竟这些同志和搞空空导弹的不一样,他们有s-75作为仿制和参照对象,有很多东西高振东并不适合太过深入,甚至他连导弹长什么样都没见过。

同志们喜笑颜开,箭还射不到呢,没想到眼睛已经能看那么远了,这里面最高兴的,无疑就是空军,稳了,至少45公里以上的导弹稳了!

他们现在有信心得一批!

防工委的领导一拍大腿:“嗨,最近几年吃得有点太好了……我们的问题,我们的问题。嗯,这样的话,现在这个型号,你们导研院先马上组织定型!争取三个月内量产,让改装驱逐舰的同志们有东西可以用。”

别说45公里,就算是现在已经有的30公里,也是几年前想都不敢想的指标,特别是结合那个不到5米的弹长。

海军、海装局的同志一脸的喜悦,空装局的同志也一样,空军海军互蹭项目,这事儿常见得很,他们决定要蹭就蹭最好的,等那个新式45公里的导弹出来了再说,现在嘛,旌旗-1号暂时先用着。

说到这个,不管是旗佬的一二三四等人,还是小鬼子的陆军和海军两大马鹿,都羡慕得要哭,怎么我们就没法互相蹭呢

“这样,那下一步这个导弹要怎么搞,同志们也定一下吧,趁着大家都在。”防工委领导笑道。

不等其他同志发言,高振东先举起了手。

高振东终结了比赛,同志们都有点这种感觉,毫无疑问,在这方面,特别是在装备的远期规划方面,他的意见几乎能一槌定音。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