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诸葛亮:一地主官,才十六岁?(1/2)
十一月中旬,冀州。
邺城东郊,学宫正式落成。
消息一经传出,引得周围无数百姓聚于山门外广场,准备参加祭礼。
“是府主!!~”
随着张靖带着文武乘马而来,人群中传出阵阵惊呼。
“乡亲们好!”
张靖见人山人海的场景,似受某种基因牵引,不自觉的高举右手,高声同百姓们打着招呼。
“府主在跟我们打招呼,还在问好~啊~我也看到了,府主好……”
百姓们见此,激动得不能自已,眼中满是狂热之色,同时高举右手,参差不齐的声音,也很快变得整齐。
“府主好!!!”
而后这道百姓们的齐喝声,宛如山呼海啸一般传遍四野,即便远在城内的军民,都能听到清清楚楚,听到呼声的百姓,纷纷将目光投向东郡。
“刺激~!”
张靖面带笑意,只感浑身热血沸腾,接下来只是挥了挥手,没有再多言。
“那就是府主!”
山门外,郑玄携众夫子,于学宫子弟早已等候多时,学子中诸葛亮看着眼前的场景,不由目光明亮,低声道:“果真如传言一般年轻,大丈夫当如是也!”
如今的诸葛亮。
靠着诸葛玄的人脉,被举荐给了当初在无盐的郑玄,经过一番考核,其天赋被后者看重收作关门弟子。
离开瑕丘后的诸葛亮。
在见识到更多太平治下的民生后,当即将汉室抛于脑后。
汉室啥的。
诸葛亮表示,不熟。
“师弟!”
诸葛亮身侧一名青年闻言,在前者耳边低声道:“府主的确年轻,不过像府主这种人物千载难出,这种人物离咱们太远,不过我还知道一位,那位比府主还要年轻,是咱们能够想一想的存在!”
“噢?”
诸葛亮闻言,眼中满是好奇与期待,赶忙道:“公佑师兄别卖关子,快说说,此乃何人?”
“那人便是并州主官,王粲!”
孙乾眼中满是羡慕,朝着诸葛亮低声道:“其于三年前得军师青睐入仕吾府,两年前便赴任并州,其今年刚满十八,也就是说他任并州主官之际,亦不过十六岁!”
“听说各地的主官,正在忙于如何令良田增产之际,那位已在并州联合畜官,施行畜牧政略,听说如今已初具成效,可见其是何等不凡!”
孙乾出身寒门。
乃青州北海人氏。
一直在郑玄门下治下,正当他即将出师准备入仕,想走走师父的门路,求一封举荐信之际,他的师傅却被请到了兖州。
作为寒门出身的孙乾。
唯一能拿得出手的人脉,便是有一个名叫郑玄的师傅,要是他师傅不来兖州,以当代大儒的身份,只需一纸书信,孙乾随随便便就能在徐州得到个不错的官位。
然天不遂人愿。
师傅那时候要去兖州,准备借师傅门路的孙乾,自然不可能求一份举荐,然后离郑玄而去,毕竟那时候太平府的名声,实在是不好听。
他若是那样走了。
忘恩负义的名头绝对少不了。
孙乾经过一番心理建设,又知晓张靖出身北海之后,没做多少犹豫,便跟随着郑玄来到了太平府治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