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东京,都画漫画了,谁还谈恋爱啊 > 第651章 织田信吾杀人如麻丧心病狂!

第651章 织田信吾杀人如麻丧心病狂!(1/2)

目录

第651章织田信吾杀人如麻丧心病狂!

让市场供应量不足,更有益于《yuri》的初期推广。这是织田信吾的主意。

寻常的杂志绝对不敢这样操作,毕竟纸质传媒时代,一般的刊物看过后就是一个回收废纸的待遇。

但一个新开刊物,特别是带有相当有名的漫画家作品的首刊,确实有一定收藏意义的。

“怎么可能!织田信吾对自己这么有信心!”群英社的编辑们意识到这个真相后,简直不敢相信。

“不愧是大魔王啊……”群英社的总编低声喃喃。

无奈,这就是让群英社陷入全面被动的织田信吾。

从没有一个漫画作者,能把一个漫画社逼到这个地步,甚至是以一己之力扛着春田书店在跑。

在刻意控制了发售量的前提下,30万的首期销售量立刻导致市面上看不到《yuri》了。

但是漫迷的兴致却被论坛的讨论拉了起来,想要买《圣传》看一看。特别是其中的女角色造型相当吸引人。

察觉了这个问题后,漫迷们开始在中古市场寻找。

很快,《yuri》的缺货导致了市价的飙升,有市场有需求,自然会导致物以稀为贵。

何况还有人发现《yuri》是具备一定收藏价值的,不单有织田信吾的首部女性向漫画,而且刊物的印刷质量不错,虽然达不到单行本的级别,但不属于当厕纸都不够格的那种。

春田书店已经有点忐忑地看着市场了,高野兰又打电话向织田信吾请示:“织田老师,35万杂志的量都已经告罄了。”

三上三郎在旁看着自己女友给自己的妹夫打电话,心中有点怪怪的。

高野兰患得患失的表情,让他相当不放心。

甚至在说好问题后,轻轻咬着嘴唇等待回答的小女人样子,让三上三郎看得心惊肉跳。

悠子啊,你可把你老公看好了,别抢我的老婆啊……三上三郎哀怨。

“再放5万出去,每周放5万。”织田信吾充满信心道,“保持市场的饥饿感,销售量自然好,你肯定也懂的。”

高野兰又问了几句建议,认真道:“还是要靠你,织田老师。”

这个销售策略能否实施顺利,关键还是质量过硬的漫画作品。

漫迷们觉得你漫画真的好,才会买单作为收藏。

市场上,随着缺货情况的加剧,《yuri》的身份地位截然不同了。

「织田信吾新作大受欢迎,宛如艺术的《圣传》令《yuri》有了收藏价值!」

「市场上《yuri》一刊难求,中古市场售价已出现超过原价5倍以上的情况!」

很多漫画网站论坛开始在新闻报道中,播报了这样的内容。还有一些up主直播了在多个书店也买不到《yuri》的情况。

买涨不买跌,越来越多的漫迷开始对《圣传》载体《yuri》感兴趣。

“求问谁有《yuri》出啊我忙于备考没买,我可是织田老师的铁杆粉。”

“我也是,想不到一时马虎没有第一时间购买,结果就买不到了!”

“我好喜欢迦楼罗王和乾达婆王,求求了,为了《圣传》我什么都愿意做。”

许多漫迷开始到处询问哪里能买到杂志。

春田书店却按照织田信吾的指示,不紧不慢地每周放一点货出来。哪怕催要的电话吵破脑袋,也坚持着不着急投入。

这样的经营策略也是完全仪仗《圣传》的高质量,但凡这部漫画弱一点,都不能引起漫迷的求购欲。

不过,春田书店的新刊部并没有因为限制发售而亏损。

因为本来印发漫画杂志就不赚钱,如果算上渠道人工的话,甚至是略有亏本。并且《yuri》的印刷质量要求略高,也拔高了成本。

因为实体书市场太卷了,本来只卖500日元左右的杂志,已经厚得像是字典一样,所以可以说卖多卖少并不直接影响利润。

相对应的,《yuri》作为最受追捧、一本难求的新刊物,广告却骤然活跃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