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8章 送(1/2)
“啊?杀了?”
袁浩咽了咽口水:“大人,人家是过来送信的,万一有要事呢?”
“那就把信拿了,再将他杀了。”
朱威语气平淡,好似没有丝毫感情一般,也正常,现如今朱威的地位,一条人命还真的就是他提一嘴的事儿。
这并不是朱威忘本之类的,而是地位不同之后,自然而然的改变,你若是一个决定甚至一句话就能决定无数人的生死,还会因为一些小事或者一条人命而耽误时间或者费劲思考吗?
当然了,朱威要杀张献忠的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因为朱威不敢赌。
不论是明史还是民间传说,都记载了张献忠的事,什么沉银千万,什么屠戮四川,什么人肉军粮。
《明史》说张献忠杀人如草,还特别立碑明志,上书:“天生万物与人,人无一物与天,杀杀杀杀杀杀杀”,这就是有名的\"七杀碑\"。
不过七杀碑是否真实存在,考古学家们却众说纷纭,也没有实物佐证。
也有人说\"七杀碑\"实为张献忠的\"圣谕碑\",上面所书句子是“天生万物与人,人无一物与天,鬼神明明,自思自量”。
还有在重庆通远门还流传着一首歌谣,唱到,“通远门,锣鼓响,看埋死人”。
据传,通远门门外的七星岗则是一片乱坟岗。
因为当年张献忠杀人过多,怕扔在江中污染水源,便将人拖出城外埋葬。
通远门外七星岗一带由此成为“乱葬岗”。
直到1922年杨森在重庆推行市政改革,通远门外的乱葬岗逐渐变为大马路,建起了房屋,才算有了活人气。
除此之外,多个俚语都与张献忠有关,比如“张家长李家短”,说的就是张献忠和李自成,还有敲竹杠也是张献忠为了搜寻那些高门大户财富发明的,更有“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之类的。
总而言之,张献忠给后世人留下来的印象,除了残暴还有诸多神秘。
现在能够清晰知道的,只有他在崇祯三年和崇祯十三年,两次起义反抗明廷,杀的人哪怕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多,也必然不少。
当然了,也有可能是清朝入关之后,为了洗白自己造下的杀孽,而将这些惨事推到其他人身上。
这是非常有可能的。
不过,朱威要杀张献忠,还是那三个字,不敢赌。
历史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除了亲历者,没人知道。
就比如朱威在后世所学的那些大明历史,与亲眼看到的,有很多也不是一回事。
那张献忠有可能是被抹黑的,也有可能是真的残暴。
现在杀了张献忠,不费丝毫气力,若是等到惨死发生再杀,也就晚了。
见袁浩还是不走,朱威冷声道:“怎么还不去?”
袁浩没办法,他可没胆子反驳朱威。
袁浩走后,朱威往椅子上一躺,他也不知道自己做的是对还是错,历史的脉络,朱威早都看不清了。
“来人,将他抓起来!”
袁浩纵马出了城,还没到张献忠跟前呢,就大声呼喊那些还在刨坑的士兵抓住张献忠。
朱威让袁浩杀了,而袁浩却想先抓了,问问清楚再杀不迟,反正最后都是杀,也不算违背朱威的命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