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 穿越四合院之开局落户四合院 > 第1985章 东花厅夜话(四)

第1985章 东花厅夜话(四)(1/2)

目录

安如山同志点头道:“体育事业也是国家重点要发展的方面,龙河同志现在主抓这项工作,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

“领导,对体育方面,我认为不应该去片面追求成绩,任何一项体育运动要想取得成绩,首先要做到有群众基础,没有群众基础,就算出了成绩也是一阵风而已。”

“而且在我们国家,可以说除了国术以外,其他的体育运动都没什么基础,所以一开始的工作应该是打基础,花十年甚至二十年的时间打基础,再想着去出成绩,否则急功近利,朝令夕改,都会毁了这项运动。”

他这说的绝对是经验之谈,有着前世几十年的经验教训。

经验就是乒乓球运动。

华夏的乒乓球在前世被称为华夏国球。

要知道华夏的乒乓球也不是一开始就很强的,也是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发展起来的。

查看历史资料,可以看到华夏乒乓球是从1980年代开始称霸世界的,在此之前,乒乓球是欧罗巴洲人的天下,到了1950年代,倭国人开始崛起,统治了世界乒乓球坛十年时间。

此后华夏开始崛起,但未达到独领风骚的地步。

到了1980年代,华夏乒乓球开始真正崛起,成为世界乒乓球坛的霸主。

而此后更是独孤求败,为了保持乒乓球运动的吸引力,不仅成立了乒超联赛,还实行了养狼计划,在全世界培养竞争对手。

为什么在贫穷落后的1980年代之前,华夏乒乓球能取得不错的成绩?

因为乒乓球运动在华夏有最广泛的群众基础,而原因是乒乓球运动最简单,最容易推广,只要有一张桌子,加上两块木板,就可以打乒乓球。

(确实如此,小学的时候作者在学校的乒乓球桌上抢不到位置,只能回到家和父亲在饭桌上打,当时也没有买球拍,就是父亲用了两块木板削了个球拍的形状,也打得很有意思。)

而乒乓球对年龄、性别甚至体力都没什么限制,所以在华夏,男女老少都会打,而且很多时候高手在民间。

当然高手在民间的说法纯属开玩笑,乒乓球运动还是要经过系统训练才能取得长足发展的。

也许民间有些野路子的有一些绝招,一开始能一招鲜吃遍天,但时间长了就会被人克制。

(乒乓球的系统训练确实非常重要,作者读高中时也喜欢打乒乓球,水平还行,班里也有高手,其中一个高手一拍把球打在了一个同学胸前,打出了一个黑印,但是这位高手遇到一个在县体校训练的五岁小男孩,被打的落花流水,根本不是一个级别,接发球都经常接不到,惭愧死。)

华夏乒乓球后来长期统治世界乒坛,背后是有一个国家队、国家队二队、陪练、省队、市队、县队以及无数群众组成的一个体系。

国家队二队出国打球的人都能成为其他国家的主力,他们还怎么打?

但是换成三大球,也就是足球、篮球、排球,华夏就不行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